天災人禍

山東漁民狀告康菲與中海油 索賠2千萬

【大紀元2011年11月18日訊】距離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已經過了快5個月,康菲石油和中海油對漁民的賠償還杳無音信。近日,山東煙台30名受損漁民提出集體訴訟,狀告康菲、中海油,要求賠償損失2,000多萬損失。這是河北樂亭漁民訴訟無果後的又一次集體起訴。漁民的訴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專家表示擔心。

漁民直接損失數十萬元

《新京報》報導,11月17日,山東牟平的5位漁民與律師賈方義在北京召開記者會,宣佈代表30多戶漁民對康菲中國和中海油提起訴訟。這是蓬萊溢油發生後,首起由律師代理的漁民民事訴訟案。

《中國青年報》報導,山東煙台牟平薑格莊鎮南松村的漁民賀業才是趕到北京的漁民之一,他們找到了北京華城律師事務所一直關注渤海溢油事件的律師賈方義和郭乘希。

賀業才今年5月買的2,000萬粒海灣貝苗,6、7月份鮮貝大量死亡。他還買了300萬粒櫛孔貝,合計能出1,500籠,現在只剩了60多籠。賀業才直接損失20多萬元。按照往年的收成,差不多總收入在120萬元左右,而今年的收入,只不過10多萬元。

牟平大窯鎮西山北頭村的漁民曲寶證的直接損失更大。四個月損失18萬元,燃油消耗1.6萬元。而他今年僅僅收穫了768斤鮮貝,每斤買25元,收入不到兩萬元。去掉收入,他的直接損失大約是60萬元。

律師曾狀告國家海洋局行政不作為

律師賈方義和郭乘希在9月和10月兩次到牟平取證,代理了牟平30戶漁民的共同訴訟,起訴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根據賈方義的計算,這30戶漁民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000多萬元。

賈方義稱,11月18日向青島海事法院遞交起訴書,訴訟請求有兩個:請求判令兩被告連帶承擔溢油事故環境污染給原告造成經濟損失的賠償責任合計約715萬元;請求判令兩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8月初,賈方義已經向青島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以及海南省高級法院提起了針對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的環境公益訴訟,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設立100億元的賠償基金,進行生態賠償和恢復;隨後又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狀告國家海洋局行政不作為。

不久前,河北樂亭漁民的民事訴訟因舉證不足被天津海事法院駁回,使外界對山東漁民提出的訴訟案多數不表樂觀。一位律師表示,這次民事訴訟本質與上次河北樂亭漁民提出的民事訴訟並沒有區別,法院很可能會以相同的理由駁回。

專家稱是難題

11月11日,國家海洋局公佈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事故原因調查結論。調查結果顯示,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蓬萊19-3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顯出現事故徵兆後,沒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導致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責任事故。

康菲中國日前也發佈聲明稱,「願意承擔應有的責任」等,但專家普遍認為賠償事宜要得到三方認可,是個難題。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大陸國家海洋局已經制訂康菲中國溢油事故海洋生態索賠司法訴訟方案,目前已上報國務院,等待最後的批准。

這起中國大陸史上最大的海上油田漏油事件從6月4日至今已發生5個多月,目前仍未處理完畢。康菲中國分公司的處理態度飽受批評,未來可能面臨大陸史上最大的環境公益官司。

《廣州日報》報導,據律師賈方義介紹,今年6月4日,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7月5日國家海洋局公佈蓬萊19-3附近海域劣四類海水水質840平方公里、海水油濃度超過背景值40倍,最高濃度達到歷史背景值的86.4倍;9月15日,康菲公佈的溢油總量為3,320桶;11月11日,國家海洋局公佈污染海洋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

賈方義說,溢油事故造成渤海海水質量急劇下降、大量微生物及浮游生物死亡,導致包括本案30名原告在內的渤海灣養殖戶的扇貝等大量海產品死亡、部份生長停滯、部份生長緩慢。

「要求賠償2,000萬元我們是經過嚴格計算的,主要包括養殖戶購買扇貝苗、人工、油費等各項支出等直接經濟損失以及假如沒有受災正常出售的可期收益。」

(責任編輯: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