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紐約經濟雖不景 演出觀眾未減少

【大紀元2011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在今年11月2日的紐約市長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上,紐約劇場發展基金會 (Theater Development Fund, TDF)的執行主任(Executive Director)維多利亞.貝麗(Victoria Bailey)代表基金會出席並獲得文化推廣集體獎。為此大紀元記者近日對貝麗女士進行了採訪。貝麗女士表示,雖然紐約的經濟不景氣﹐但觀眾數量沒有減少。

從2001年春天開始到現在,貝麗女士在紐約劇場發展基金會供職已達10年。她表示經歷過許多項目,特別是在達菲廣場(Duffy Square)看臺∕售票處項目中以及後來的其他項目中經歷豐富,感觸良多。因為自己喜歡並關心整個組織的發展,所以很享受參與這些項目。目前基金會每年幫助人們購買2百萬張票,售票處每年售120至130萬張,會員票60多萬張。

貝麗女士介紹,對於基金會而言,每個步驟都非常重要﹕售票處使得遊人和紐約人知道去哪裡購票﹔會員部分非常重要,因為其直接就是為了紐約人服務的﹔教育部分也非常重要。最難的是找到維持運轉、進一步發展的方法,因為有太多的人想去觀看各類演出,但沒有資源。基金會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找到獲得演出票的方法,同時也幫助演出製作者培養自己的觀眾群。

2011年8月基金會協助患自閉症的兒童和家長觀看了「獅子王」,基金會將來還會進一步幫助自閉症患兒,並將繼續擴大幫助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項目,幫助更多的CUNY學生、教師和員工觀看演出。

貝麗女士認為,雖然目前經濟不景氣,但人們觀看演出的興趣卻沒有減弱。不過由於經濟能力的減弱,更多的人需要基金會的幫助。並且,由於紐約市旅遊的進一步發展,會有更多的遊客前來,觀眾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貝麗女士表示,幾十年來,劇場的核心沒有變:劇場是講故事的地方,觀眾聚集到劇場就是來聽故事的。觀眾們在演出中傾聽表演並和表演溝通,這部分沒有變化。但是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變了,新媒體得到更多的接觸到觀眾的機會。不過劇場在過去的30年中變得越來越次要,而且講故事的方法變化了,藝術家的背景更多樣,所以講的故事更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