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密州十年就業機會流失終止 教訓深刻

【大紀元2011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樸綜合報導)2011年是美國密西根州自2000年以來第一個就業機會有所增長的年份,改變了十年來就業機會流失不止的局面。在密西根歷史上未曾有過的十年衰退中,每5份工作,就有一份消失不見,多年來一直是密州經濟主體的工廠工作機會幾乎一半被流失。

現在這種情況似乎有所緩解。密西根大學的經濟學家在11月份做出的預測表明,2011年密西根州就業崗位出現淨增長,2012年和2013年將會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需要更多的受過教育的職工。

那令人難堪的十年下坡路給了密西根人哪些教訓呢?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Charles Ballard認為,如果有甚麼教訓的話,那就是職工的職業技能。他說:「其它富裕州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那兒的大學教育程度比較高。」位於安娜堡的汽車研究中心的名譽總裁David Cole表示,現在一個裝配線上的工人起碼也要有兩年的大學教育。密西根州在培養大學畢業生方面跟不上需求。

美國底特律經濟增長公司的總裁George Jackson說,過去十年密州經濟衰退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密州需要改變以往的做法,需要更多的企業和商業模式,以及新的思維方式。

密西根州前州長Jennifer Granholm認為,主要的一個教訓是,一個州也好,一個國家也好,不能單靠一種低成本、放任自流的戰略參與世界競爭。相反,美國必須制定政策,促進製造業和其他高端產業的發展。

她說:「我們要在人才素質、產品質量、生活質量上具有競爭力。」「你必須在人才、教育系統投資、在提高你的生活質量上投資,顯然你得在創新、高端技術、高端製造業方面進行投資。」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注意到,在那十年中,密州貧富差距拉大,貧困率上升。他說:「中產階級和底層老百姓在掙扎,但絕大多數CEO、醫生、律師、科學家和工程師仍生活無虞。」

公司位於東蘭辛的經濟顧問Patrick Anderson認為,最重要的教訓就是不能迴避挑戰。他說:「如果說我們從這十年中學到了甚麼的話,那就是拒絕不是一個有效的脫困戰略。」

密西根州企業業務領導集團總裁Doug Rothwell說:「製造業仍起關鍵作用。如果你看看現在甚麼行業在推動密西根州經濟增長,那就是我們的製造業基礎。它創造最多的財富,並有助於推動創新。我們需要一定的製造業基礎提供研究和開發方面的就業機會。」

在剛邁入新世紀之初,有些密西根人認為,密西根州的未來可以建立在教育、醫療保健和其他服務行業上,但過去十年的經驗證明那條路是行不通的,因為當密州工廠就業機會流失一半的時候,州府的財政收入銳減而且其經濟增長是全美最低的。

企業瘦身(Get lean)是在那十年中生存下來的製造業公司學到的一個教訓。在21世紀初,汽車業的盈虧平衡點(a break-even point)為年銷售1,300~1,400萬輛車,而現在下降到1,000萬輛/年。這就是汽車行業瘦身的結果。瘦身措施包括:組裝線工人工資雙層制(two-tier wage rates)、將汽車公司醫療保險費用改成工會會員自願福利協會(UAW’s Voluntary Employee Benefit Association)、取消帶薪待業銀行(jobs banks)。這些措施使得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大幅瘦身,同時使得這些公司可以做過去做不了的事,使他們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另外,政府部門通過瘦身措施也變得更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