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10+10》入圍柏林影展 侯導組大導團

【大紀元2011年1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宗茂台北報導)由金馬影展所籌劃的影展開幕片《10+10》,將於12月16日正式上映,同時該片也將代表台灣前進柏林影展。金馬影展也將邀請侯孝賢等20位優秀導演,組成最華麗的陣仗,共同登上柏林影展的紅毯,向全世界展現台灣電影的創意實力。



侯孝賢導演認為,《10+10》不管甚麼人看都會「SURPRISE」,因為充滿台灣生猛的創作力。(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昨天這場《10+10》前進柏林記者會,出席貴賓包括金馬影展主席侯孝賢導演、朱延平導演、王小棣導演、張作驥導演、何蔚庭導演與陳駿霖導演等。朱延平導演開心表示:「這部電影就是台灣的生命力,在台灣做電影,從來沒有這麼光榮過!」

王小棣導演與陳駿霖導演也不約而同的表示,日前在金馬影展開幕時看到這部片,成果令人非常興奮,小棣老師說,起初對這部電影要連續看20部不同題裁的短片會有質疑,但電影的結果卻非常完美,這就是多元的「台灣」,由不同的背景文化的人組成。

來自馬來西亞的何蔚庭導演,十年前決定來台灣發展,他說當初他在紐約唸書,最愛看台灣電影,最崇拜侯孝賢導演,現在可以站在他旁邊,甚至短片可以放在同一個作品中,這個意義真的沒有人可以想像,是他這輩子除了拿金馬獎之外最開心的事。

張作驥導演這次拍《10+10》,雖然砸下重金,但他也笑說他:「其實沒有虧損,因為這是次難得的機會,正好可以拍自己想拍的東西,做這一行,很多東西是算不出來的,就去做就對了。」

侯孝賢導演認為,《10+10》不管甚麼人看都會「SURPRISE」,因為充滿台灣生猛的創作力。這一年來他推掉了包括美國、巴西、印度等至少六個影展的出席邀請,但《10+10》意義非凡,他不但要率隊進軍柏林,也認為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因為這是台灣電影集體發光的時刻,太難得可貴了。

而會中,侯導也再度針對電影工業發表看法,他表示台灣電影內需市場不足,無法順利建立品牌,除非像日本或法國,有完整的制度,如從電影票中抽成、影像使用者付費等。他期望行政部門能盡快訂出相關法案,送交立法院,建立起電影的法制,才能讓台灣電影界有更充裕的資金發展。



侯孝賢導演(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朱延平導演(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王小棣導演(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張作驥導演(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陳駿霖導演(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何蔚庭導演(攝影:黃宗茂/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