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物

台建築師游邑巧思 奧運場館像花園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4日電)主導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場館的台灣建築師游邑,在台灣念文化大學二年級時,就考到建築師執照。能競標到倫敦奧運場館規劃設計,他說「想設計出讓民眾到過就忘不了的場館」。

出生台灣宜蘭農家子弟的游邑,國中時念放牛班,高中念宜蘭農工,隨後考上專科,再插大就讀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學系。大二就考到國家建築師高考執照,成為當時台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建築師,大學畢業後受學校老師邀約,回到母校當講師。

原以為會在台灣建築界深根,但游邑表示,台灣業者往往希望能將建築土地面積利用到極致,無法讓設計師有發揮的空間。30歲時,他決定放下在台灣的事業,到嚮往已久的英國首席A.A設計學院就讀。游邑說,「那是第1次出國,也是第1次坐飛機,內心感到恐懼」。

在英國首席A.A設計學院期間,游邑認為學校讓他開拓不同的設計視野。「用策略性的規劃設計,可以讓開發案更成功」,游邑指的策略性,包括規劃方式、不需要讓開發案過度開發就可達到雙贏,讓使用者可獲得更多休閒的空間,開發者也能獲得最大的利潤。

英國A.A設計學院畢業後,游邑進入英國HOK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即便在台灣已經可以領導一個團隊執行建築設計案,但到了全球知名的建築事務所工作,一切從基層做起,短時間內就做到資深建築師,還讓游邑與設計團隊奪下2012倫敦奧運場館整體設計規劃。

游邑表示,面對許多「大師級」建築設計師同為他的競爭者,設計之前,他先搜尋歷屆奧運場館的設計圖,認為要突破「大師」的設計,不如先從倫敦最基礎的文化背景找起。

「在英國處處可看到花園,就連住家也都一定要有庭院」,游邑認為,英國人重視在寬闊空間的休閒,與其建造一個突破性的建築,還不如設計一個讓每個觀光客到過都忘不了的場館。他把奧運場館規劃成大型的花園,要讓來參觀的民眾都能像是參與大型的派對。

游邑主張綠色建築,不將地面上挖出來的土運送到土石場,反而堆成山坡,以空中鳥瞰整個場館有如流線型的波動,對民眾而言,也能享有最寬廣的綠色空間。

因為獨特的設計,英國女皇還邀請游邑與設計團隊吃飯。游邑表示,和英國女皇吃飯前,還得先受皇家吃飯的禮儀訓練,例如和英國女皇問好等禮節。游邑說,「很多英國人一輩子都沒見過英國女皇,更別說一個台灣人可以和英國女皇一起吃飯」。

2009年游邑受邀加入英國SAID四方國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去年決定結束在英國的工作,回到台灣定居,並且成為四方國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在台灣的負責人。

他期望未來能放眼中國建築市場,實踐「策略性的規劃設計」,讓使用者和業者都能享受雙贏的建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