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信不信由你:姓氏字母排序位列在後的人比較容易衝動購物

【大紀元2011年02月08日訊】(據台視新聞報導)想要將車庫中堆積如山的物品來個大拍賣?試試看打給姓 Zimmrtmans 的友人吧!《TIME》報導,一項新調查顯示,那些姓氏字母排序越後面的人,越可能衝動購物。

可能的解釋為「姓氏效應」?該研究作者並未提供確切原因,卻推論出一個有趣結論。 由於美國人對按字母順序排列這件事相當狂熱,因此那些姓氏以 Z 為首的孩子便變得相當可憐,總是被迫最後一個買午餐。

他們最常聽到的話可能是:「噢對不起!其他小孩已經把所有的巧克力牛奶都買光光了。」他們也可能坐在教室後方,乞求獲得老師的注意。

因此那些姓氏以 Z 為首的人們在長大後看到促銷活動,且商品又是他們喜歡的,便會迫不急待地購買,以免該物品又像小時候的巧克力牛奶一樣轉眼成空。

此一調查由喬治城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 Kurt Carlson,在期刊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揭露。他說:「多年以來,只因為姓氏的緣故,你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因此當你獲得主控權時,便馬上把握機會,這是一種對應策略,時間久了以後便習慣成自然。」 Carlson 與 Belmont 大學的助理教授 Jacqueline Conard 共同引領了兩項實驗,作出該結論。

在第一個實驗中,MB A學生透過電郵,獲得贏得 4 張免費女籃門票的機會,但被告知數量有限。 而那些姓氏排序最後 9 個為 R-Z 的學生,平均回信時間為 19.38 分鐘,而姓氏排序為頭九個字母為 A-I 的學生,回信時間則為 25.08 分鐘。

這在統計學是上很大的差距。

在第二個實驗中,280 位平均年齡達 39.1 歲的受訪者透過電郵獲得參加抽獎的機會,有 1/500 獲得 500 美元的機會。

再一次的,那些姓氏字母排序位列在後的人較快回應。 不過這兩個實驗都有明顯的缺點,那些較快回復可能只是比較頻繁地收信。

於是第三個研究中改正了這個缺點,在一個品酒課堂過後,教授告訴學生說若參與一項數天為時 45 分鐘的研究,將能夠得到 5 美元以及一瓶酒。

再一次的,那些姓氏字母排序位列在後的人較快回應。

在最後一項實驗中,研究員告訴 41 位大學生想像一個情景:你正需要背包,而書店相關產品正打 8 折,但數量有限(這真的是神奇字眼)。

然而你身上並沒有帶錢包,但衝回家拿錢必須花上 15 分鐘。又再一次的,那些姓氏字母排序位列在後的人,較願意跑回家拿錢買背包。

難道兒時陰影真種下日後衝動購物的因子嗎?有可能吧!Carlson 表示,美國按造字母順序排列的習慣可能不會改變了,或許偶爾將按造字母順序排列倒過來,改成從 Z-A,有助於改善此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