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受累高油價 新臺幣贏家變輸家

【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0日電)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指出,新臺幣匯價今年截至2月15日止為期6週時間內漲勢稱冠亞洲各主要貨幣,由於台灣原油仰賴進口,新臺幣匯價疲軟幅度恐甚於亞洲其他貨幣。

據彭博報導,截至2月15日止,新臺幣匯價今年累升逾3%,同時國際油價受到中東政治紛爭干擾則開始飆高。彼時至今,新臺幣匯價僅小升0.3%,在日圓除外亞洲10大交易最活絡貨幣中漲幅「吊車尾」,而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彙整的數據顯示,台灣是亞洲最大石油淨進口國之一。

興業銀行駐香港經濟家Joseph Lau指出:「油價若居高不下,深受高油價衝擊的台灣與南韓等國的本幣,未來走軟風險將節節升高。」他認為,馬來西亞身為石油淨出口國,迄今受高油價的影響不大。

油價飆高,亞洲絕大多數國家將面臨高額的進口帳單,影響所及,貿易順差恐縮水,為了支付油價,美元需求將水漲船高。

台灣本週公佈,2月貿易順差萎縮,由上月的19億美元縮減至9.20億美元。

布朗兄弟哈里曼(香港)公司(Brown BrothersHarriman(Hong Kong)Ltd.)外匯交易部門主管高薩德(Chris Gothard)指出:「油價變動對台灣與大馬的衝擊迥異。」他透露,鑑於國際油價狂飆,該行庫正在檢討區域貨幣預估目標。

紐約油價從2月15日迄今累計大漲25%,每桶衝上104.98美元,3月7日一度觸及29個月來高點106.95美元。(譯者:中央社趙蔚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