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組圖:日本強震規模修至9.0 災區直撃

【大紀元2011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日本氣象廳兩天來對此次地震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地震震級進行重新測算,今天(13日)將11日發生的大地震規模上修至里氏9.0。氣象廳說,11日強震發生以來,日本共發生至少168次里氏5級以上的餘震,餘震預計將持續至少一個月,民眾應多加防範。此外,氣象廳今天也解除了針對青森、岩手、宮城、福島四縣的海嘯警報。

氣象廳認為,11日發生的大地震與2004年發生的印尼附近海域大地震規模相當,破壞力也類似。在規模上修至9.0後,釋放能量為8.8的兩倍,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大地震,也是全球第4大強震。

根據日本各地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至少已造成795人死亡,而在重災區宮城縣東松島市及仙台市新發現的各200具遺體,尚未計入上述統計數字內。此外,宮城縣南三陸町至今約有一萬人下落不明,搜救人員正在努力搜尋。

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3日介紹,目前在福島核電站附近的放射量仍然超標,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的降壓工作已經完成。

以下是重災區城市的災情。





2011年3月11日,NASA發佈的衛星圖片,顯示地震發生前後的對比,

上圖為地震前,下圖為地震後。(AFP PHOTO / NASA)

宮城縣仙台市



2011年3月12日,仙台,當地政府出動直升機救災。

(STR/AFP/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3日,仙台,電線桿傾斜,道路滿是泥土。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2日,仙台街道上滿是泥濘。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2日,仙台機場四周的海水未退。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3日,仙台街道上滿是泥濘雜物。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3日,仙台地區的路面到處都是雜物和泥濘。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3日,仙台的街道上滿是泥濘雜物。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2011年3月13日,仙台,路旁一輛被沖走的汽車。

(Kiyoshi Ota/Getty Images)

宮城縣南三陸町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南三陸町,一所學校的操場排列SOS的求救信號。

(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南三陸町,救難人員正在進行搜救。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南三陸町,災區滿目瘡痍。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南三陸町,災區滿目瘡痍。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宮城縣氣仙沼市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氣仙沼市災區,被冲垮的房屋、汽車和雜物遍布。

(AFP PHOTO / JIJI PRESS)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氣仙沼市,船隻被沖上陸地。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1日,宮城縣氣仙沼市,被冲垮的房屋、汽車和雜物遍布。

(AFP PHOTO /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氣仙沼市,船隻起火燃燒。

(AFP PHOTO / JIJI PRESS)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氣仙沼市,災區一片狼藉。

(AFP PHOTO /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宮城縣氣仙沼市,軍人協助運送傷患。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岩手縣





2011年3月12日,岩手縣山田町,災區濃煙密布。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岩手縣釜石市,船隻被沖上陸地,撞及民宅。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岩手縣釜石市,船隻被沖上陸地。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岩手縣宮古市,被沖走的汽車堆疊在一起。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2011年3月12日,岩手縣陸前高田市,軍人協助運送傷患。

(AFP PHOTO /YOMIURI SHIMBUN)



靠海岩手縣重創 美麗港口變煉獄 (台視新聞畫面,轉載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