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象鼻蚌含碘 醫師:勿吃日海鮮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4日電)衛生署今天表示,檢測76件日本進口食品發現,來自愛知縣的象鼻蚌驗出碘-131,雖在標準限值內,但醫師表示,日本輻射已逐漸進入食物鏈,呼籲先不要吃日本海鮮、蔬果。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3月23日邊境檢測76件日本進口食品,結果發現有1件來自日本愛知縣的象鼻蚌檢測出碘-131,每公斤含量9貝克,碲-132每公斤含量4貝克,鉀40每公斤含量97貝克。

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這批象鼻蚌有12公斤,碘含量沒有超過限值的每公斤300貝克,但已通知進口商,進口商同意銷毀。

台北榮總核子醫學部主任王世楨受訪表示,碘-131可在人體甲狀腺中停留約100天,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癌,而碲-132從資料中看來不會對人體有影響,鉀40則是可自然代謝。

不過,王世楨說,日本地震海嘯引發的核能事故已經10多天,產生的輻射塵進入海洋生物體內,逐漸影響整個食物鏈,因此,陸續會檢測出部分食品含有碘。

王世楨呼籲民眾,這陣子不要食用從日本來的海鮮、蔬果、牛乳,確保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