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衛星墜毀 美氣候研究受阻

【大紀元3月7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6日法新電)兩艘所費不貲的衛星先後墜海,重創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地球科學的努力;就在此時,國會在審查NASA預算的同時,將檢討氣候科學是否應是NASA研究重點的一部分。

造價4.24億美元的「輝煌號」(Glory)衛星,4日升空不久即墜毀太平洋。2年前一艘類似輝煌號,用來研究大氣二氧化碳的衛星也遭遇相同命運。輝煌號目的是監測懸浮粒子和太陽能量。

由於載運火箭頂端的保護頭錐未按計畫脫落,導致輝煌號沒有足夠動力上軌道。NASA和打造人造衛星的天體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都已就頭錐未能成功脫落的原因展開調查。

輝煌號計畫科學家馬林(Hal Maring)表示:「懸浮粒子的效應,是我們了解及預測氣候上,最沒有把握之處。」

他說,也許這就解釋這次失敗為什麼這麼叫人失望,因為輝煌號「明確用來加強我們最弱的一環」。(譯者:中央社蔡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