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高醫哈佛合作 重女性勞工醫療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夏念慈高雄8日電)高雄醫學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今天下午簽訂擴大建教合作計劃,將著重婦女勞工的公共衛生醫療照護議題,適逢婦女節尤具意義。

高醫及哈佛兩校今天下午在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完成簽約,適逢婦女節,高醫安排哈佛大學代表克里斯提安尼(David Christiani)教授在位於工廠密集區內的市立小港醫院參訪,了解南台灣婦女勞工復健醫療照護及公共衛生教育的情況。

高醫董事長陳田植表示,從1995年高醫與哈佛大學首次簽訂建教合作計畫迄今,兩校醫學研究、實務見習及醫學教育交流頻繁,今天簽訂擴大合作範疇,除高醫外,另受委託經營的市立大同醫院、小港醫院也將成為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學者、醫師、學生見習醫院,讓高醫都具國際級醫療指標。

小港醫院復健科主任李佳玲表示,女性投入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小港地區女性勞工最常在工作場所發生跌倒滑倒、切割擦傷及夾傷、捲入傷等3種職業傷害,最常受噪音、燥熱及灰塵等3種職場環境傷害。

李佳玲說,臨床看診發現,因為常使用電腦,粉領族身體痠痛病例逐年攀升。其次為睡眠不足、眼睛不適。女性身體痠痛較男性嚴重,又以肩膀酸痛比例最高、其次在頸部、下背或腰部等部位,女性就業者的工作壓力、疲勞及肩膀、頸部酸痛問題都是近年來婦女公共衛生所重視的議題。

克里斯提安尼教授說,他非常喜歡中文文化,曾聽過「女性撐起半邊天」俗語,對女性勞動又得兼負家庭責任感到敬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健康不平等、職業安全衛生與弱勢群體健康促進等公共衛生議題很重視,相信未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生來台參與見習研究,一定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成長。

高醫與哈佛建教合作之初,陳田植即以個人名義捐贈100萬美元成立高醫哈佛基金會,用於兩校專業人員醫療學術合作研究經費,合作15年強化醫療教育向下扎根。高醫校長余幸司表示,陳田植今天以個人名義再捐新台幣300萬給基金會,建教合作計畫擴及層面將提高學生旅外見習名額,經遴選合格學生能接受更多國際醫療教育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