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德核能倫理委員會:退核是「新工業革命」

【大紀元2011年04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旭德國報導)德國很多民眾和政治家對退出核能的呼聲日漲。德國人既要儘快去核,還要避免造成電價上漲,也不希望從別國進口核電,因而任務複雜而艱鉅,最近成立的核能倫理委員會將在德國能源結構轉型期間對聯邦政府的工作進行協助。

核能倫理委員會表示支持德國能源結構的本質性改革,主席托普費爾4月20日在該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強調了能源轉型對德國未來可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可以說,我們面臨的是一場新的工業革命。」他也表示,德國雖要放棄核能,但能源轉型不能以加重民眾的電費負擔,或減少工作位置,或損害環境為代價。核能倫理委員會由聯邦政府委任,旨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協助政府的工作,其成員由17個來自德國政治、經濟、科學、宗教和社會等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構成,主席由前聯邦環境部長托普費爾擔任。委員會於4月4日正式開始工作。

托普費爾此外指出,德國人也不可以轉而從外國進口核電,那是自己騙自己。他同時也告誡那些仍寄望和繼續使用核能的國家會遭受社會倫理上的批評。法國和捷克有大量的核反應堆,這兩國還有其它眾多歐洲鄰國至今未對退出核能發出任何信號。

薩爾州社民黨主席馬斯(Heiko Maas)正敦促在德國禁止核能的進口,要求政府在與核能公司的談判中進行相關的協定。其觀點是:如果一方面推行去核計劃,而另一面卻有核能公司從別國購買核電後輸入德國的電力供應網,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能源轉型。他認為德國必要時可以從北歐國家進口可再生能源製造的電能。

儘管去年秋天黑黃聯合政府不顧民眾抗議提出延長核電站使用期限的計劃,但現在總理默克爾正努力促成全社會就如何解決未來能源問題達成共識。核能倫理委員會將為她提供相關的諮詢和建議,為此將在4月28日公開辯論,然後最遲五月底向政府提交一份報告,六月中去核將進入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