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找到自由和真愛 解放軍軍官成美國大兵

【大紀元2011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和妻子住在這裡是一個很好的決定。我喜歡這個國家,她的環境、人民、甚至食品。」

「在中國,政府控制一切。所以你沒有很多……當然,你有些自由,但沒有這麼多的言論自由。在這裡,說出我的想法時沒有壓力,沒有問題。」

「在我來到這裡之前,(在中國)的人總是說,美國是『自由國家』,但我不懂他們的意思」。「但是我在這裡生活後,我意識到,我可以做任何我想要的,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事。這是自由的國家。」

劉斌是美軍36步兵師特種兵營指揮及支援連士官機械師,他在2007年11月獲得簽證來到美國德州,到目前已經結婚四年了。

移民美國本來不是劉斌生活計劃的一部份。他在中國高中畢業後,通過了所有進入軍校的測試,獲得了通訊專業學士學位,並成為了中共空軍的軍官。他的職業生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他晉陞為上尉軍銜,成為通訊及導航連指揮官。工作讓他滿意,在軍隊的待遇也不錯。

但是最簡單的事情也可能改變終身的計劃。劉在中共空軍已經服役15年,當晉陞為少校時,與舊識的相遇改變了他的生活。

他說:「我的妻子在德州從事亞洲事務,在美國居留已經超過12年。」「她回到中國看望她的家人。在為她舉行的聚會上我們見面了。當時我們兩人都離婚了,所以我們打算去瞭解對方。」「她回到美國後我們仍然保持著聯繫,每天給對方打電話。」「我們最終彼此相愛了,她問我如果到美國生活怎麼樣。我說我從來沒有真正想過這個問題!」

他說,放棄他的軍官職位、獲得中方批准以移民到美國不是很難。其政策對接觸機密材料的公民出國要求額外的等待時間,但幸好劉的工作不是機密性質。最困難的部份是獲得美國簽證。

「簽證過程非常艱苦,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中方同意我離開,但我需要等待美國的文件。我把我所有的申請資料送給駐北京的美國大使館,他們把所有資料送到華盛頓(特區),以得到批准並送回中國。這就用了一年。」

「當我來到這裡時,我想,我該幹甚麼?我的英文不太好,我知道我需要學習,我只是想工作。我不想呆在家裏。所以我對我妻子說起這事。她說:『軍隊工作怎麼樣?』我說,『我喜歡軍旅生活。』因為我曾在空軍工作15年,我就是喜歡軍隊。於是她說,『你為甚麼不考慮一下?』」

經過一年的英語學習,劉在互聯網上搜索美國軍隊的就業機會。他說:「其實,在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國民警衛隊(後備役)和現役之間的差別,我想,也許是同樣的事情」,「我在網上發現了本地國民警衛隊的招聘電話。」

劉立即打了電話。他說,招聘人員告訴他最好應聘機械師,因為該職位缺人。這樣他從中共空軍通訊主任變身為德州國民警衛隊的機械師。「當時我的英語還不是很好。」劉說,提高語言能力對他非常重要。他現在是美軍36步兵師特種兵營指揮及支援連士官。即使他被部署到伊拉克南部進行「新黎明」行動時,他還不忘繼續英語學習。

「我想再次成為軍官。」「我妻子告訴我,我應該這樣,所以我說我需要學習更多的英語。這樣我將有信心參加考試。我不在乎,我最終會做甚麼工作(因為人員分配要根據軍隊的需求),只要是全職就好。」

劉表示,他熱愛軍隊這種有紀律的生活,並希望能全職從事軍旅生涯,這可能意味著目前在伊拉克的部署結束後,調到現役陸軍,或在德州首府奧斯汀找到國民警衛隊現役和後備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