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研究發現最近的革命事件與腐敗相關

【大紀元5月6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一個非盈利國際組織稱,埃及和一些中東及北非國家今年爆發了大規模騷亂,而此前這一地區的腐敗風險大增。

全球誠信組織的執行幹事納撒尼爾.海勒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的發佈會上,將腐敗比喻成黑洞。他對記者說,這份報告尋求衡量透明度和能夠對抗腐敗的好的治理舉措。

海勒說,2010年收集的也門、摩洛哥和約旦河西岸的反腐敗數據顯示,他們面臨與埃及今年1月爆發騷亂之前經歷的類似挑戰。

海勒:“回顧埃及、也門、摩洛哥和約旦河西岸過去幾年的反腐敗評估數據,我們看到至少從2006年以來,這一地區幾乎普遍呈穩步下降趨勢,幾乎所有國家都如此。尤其是埃及,我們看到反腐敗和透明度狀況穩步惡化,從已經非常具有挑戰性發展到難以置信的糟糕境地。”

這項新的研究發現,埃及、也門、摩洛哥和約旦河西岸在推行反腐敗措施方面進展不力,這些措施包括媒體獨立、政府高官資產的透明度,以及對政府項目的有效審計以確保資金不被挪作他用。

全球誠信組織對2006年以來207個國家作出評估。在2006年,以色列和阿聯酋是中東和北非地區中僅有的兩個沒有被列為反腐措施“非常薄弱”的國家。

海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事實並不令人意外。我認為我們開始看到真正有證據顯示的臨界點,也就是當民眾再也無法忍受政府責任實際為零的時候,民眾就要親自動手解決濫用職權的問題了。”

令這個設在華盛頓的非盈利組織擔心的不僅僅是中東和北非國家。

全球誠信組織稱,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波蘭等東歐國家為加入歐盟和北約已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海勒說,自從這些國家加入歐盟和北約以來,他們感到維持反腐敗措施和透明度的壓力有所減小。

海勒:“三、四年前,我們就預計隨著外界激勵消失,這些反腐敗數字將逐漸下降。我們看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波蘭從2010年到今年的數據,不幸的是,我們的預測被證實了。”

全球誠信組織發現,在南亞地區,去年巴基斯坦的反腐措施首次顯著弱化,此前該國幾年來勉強成為“表現居中”的國家。海勒說,他猜想,恐怖份子本.拉登最近被美軍別動隊擊斃之前之所以能夠逃脫抓捕,腐敗可能發揮了作用。

海勒:“就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媒體關於此次對本.拉登的突襲以及過去幾年他藏身之地的報導,我認為有些問題很有意思,像這樣一個住在靠近軍事基地、接近巴基斯坦首都的一座大別墅裡的人,怎麼就能好幾年都沒引起過懷疑?”

全球誠信組織還稱,阿根廷、秘魯和埃塞俄比亞2010年在反腐敗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這份報告指出,埃塞俄比亞在獲取公共信息、公務員專業化、防範所有三個政府分支機構的利益衝突以及政治財政透明度方面出現改善。

全球誠信組織說,這份報告是基於當地研究人員、記者和學者的研究結果。(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