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塑化劑毒害風波 小心焦慮症上身

【大紀元2011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朱莉利台灣台南報導)隨著含塑化劑食品的不斷浮上檯面、媒體每天的持續播報,風波越演越烈,導致人心惶惶,有人甚至因過度擔心而引發身心症狀。台南市衛生局呼籲,若塑化劑風波造成個人精神上的壓力與身體不適,建議民眾試著轉移注意力,並運用放鬆技巧,以改善焦慮的症狀。

最近一名精神官能症患者向衛生局表示,她因為每天聽聞塑化劑的報導,感到很擔心,情緒越來越焦躁不安、心跳加速,甚至出現失眠、恐懼的現象。其實不只是精神科患者,一般民眾也有可能發生類似的身心症狀。衛生局建議,只要適時關心媒體報導、了解相關資訊即可,不要每天盯著電視看塑化劑風波新聞。

據精神科醫師表示,焦慮是種極普遍的情緒感受,容易呈現諸多症狀:一、生理:呼吸困難、出汗、心悸、發抖、肚子不舒服、肌肉緊張等。二、情緒:緊張、不安、恐懼、擔心、煩躁、易怒、痛苦感等。三、認知思考:過度擔心、注意力難集中、腦中一片空白、害怕失去控制、失去現實感等。四、動作能力:易於激動或坐立難安。五、行為反應:急躁、過度敏感、逃避行為。

衛生局呼籲,面對焦慮,最好的預防與治療方法是「充足的睡眠、適當且持續的運動像散步、慢跑或游泳等、經常深呼吸練習放鬆、良好的壓力管理、足夠的人際支持與情緒宣洩等」,都可以幫助減輕焦慮程度。

若自己或身邊親友已出現明顯的焦慮症狀,且經由上述方法仍無法獲得改善時,可就近至精神科診所或各大醫院精神科門診就醫。台南市精神科診所資料可至衛生局網站查詢,衛生局及衛生所亦設有心理諮商服務,衛生局服務窗口:06-6377232或06-335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