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9旬老頑童 創作兒歌同喜樂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14日電)在小學教書近40年退休的90歲老翁陳德文自嘲是老頑童,投入兒歌創作和推廣約30年,作品多達16本,他說,「與天真無邪的兒童一起喜樂,還有什麼事情比這更美好。」

祖籍大陸福州的陳德文年少時在大陸讀到高中,於民國36年離開家鄉到台灣後,通過高中學歷鑑定到花蓮壽豐鄉小學教書,並到師專在職進修取得文憑,後來陸續在花蓮的東竹和富源等小學任教前後近40年,直到60多歲退休卸下教職。

「我把一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都投注在小朋友們跑跑跳跳的歡笑生活中度過。」陳德文說,他覺得非常幸福,一個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能與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兒童們一同喜樂,世界上有什麼事情會比這更美好。

身體硬朗的陳德文相當健談,他自嘲是個老頑童,「在耳順之年退休後,那一種與小朋友跑跑跳跳的幼稚之氣仍始終與我同行,心裡也產生了兒歌的情懷。」

陳德文在退休後突然對兒歌創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心裡想,如果能讓幼兒唱兒歌,小朋友一定會心花朵朵開,心裡真的很希望讓幼兒們多開幾朵心花。

陳德文逛書店,發現6 歲以下幼兒的兒歌書籍非常少,讓他為6 歲以下的幼童頗為「叫屈」,因此決定創作適合6歲以下幼童的兒歌作品。

陳德文創作出青蛙和小貓咪兩首兒歌,於民國82年報名參加「詠讚台灣」兒歌詞曲創作比賽獲獎,後來這兩首兒歌分別被選入國小一年級和二年級的音樂課本,他很自豪地說,「這帶給我一種十分喜悅的滿足感,也是一個很有力的鼓勵。」

有了這次獲獎的成就感,陳德文再度報名參加兒歌創作比賽,結果得佳作獎,第三度再參加比賽時,卻連什麼獎都沒得到。

「後來我想通了,創作兒歌不是為了得獎,而是為了讓幼童的心花朵朵開。」陳德文說,就是因為想通了,所以才會不停地創作兒歌,興趣一點都沒被磨掉。

陳德文除創作兒歌外,也嘗試兒童文學創作,曾經以一篇「傷心的狼」被選入台灣省國教研習會「兒童文學創作輯」,後來還寫過一篇「麗麗奇遇記」童話,參加大陸福州市文聯會舉辦的全國童話創作比賽獲得首獎。

陳德文創作兒歌和童話,期盼能提供給兒童教育界做為教學和教材的參考,而在創作之餘,他還以89歲高齡於去年就讀大陸浙江省師範大學研究所專攻兒童文學,他說,「兒歌是供應幼童最好的精神食糧,我要不停地寫,讓幼童能不斷綻放更多的朵朵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