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挪威屠殺緣起憎恨 居民:場景像納粹電影

【大紀元2011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琦新聞綜述)一直被看作是人間天堂的北歐國家挪威,7月22日發生二戰以來最血腥的襲擊,目前已知有92人死亡。

兇手為32歲的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他先在首都奧斯陸(Oslo)政府總部發動汽車炸彈襲擊,造成7死10重傷,再假扮警察在青年夏令營對群聚的青少年展開將近兩小時的大屠殺,再添85名槍下亡魂,場景有如納粹電影的真實版。兇手最終於現場被趕到的警方打傷就擒。事件震驚國際,也令自由自在生活的挪威人驚慌失措,而恐怖主義活動進入北歐更令舉世增添新的憂慮。

爆炸巨響揭開恐怖連環襲擊序幕

布雷維克7月22日下午將汽車炸彈放在政府總部外,然後離開現場引爆炸彈。3時26分,轟然一聲爆炸巨響驚醒假日中的幽靜城市,並揭開連環襲擊的序幕。爆炸威力極大,將20層樓高的政府總部大樓大部份窗戶震碎,且波及附近多幢政府建築物和報館大樓。許多建物牆壁倒塌,政府辦公大樓起火。街道滿目瘡痍,遍佈扭曲的金屬、玻璃碎片和從大樓飄出來的文件。有人尖叫,有人渾身是血,多具屍體半懸在窗外,其他樓層地面也有多具屍體。

正當人們仍對奧斯陸汽車彈爆炸驚魂未定,更大悲劇卻於兩小時後在奧斯陸以西40公里的于特島(Utoeya)發生。當警方正在奧斯陸市中心搜救爆炸的生還者時,布雷維克已搭船在于特島上岸。他穿著警察制服和防彈背心,並向警衛展示警察證件,說奧斯陸爆炸,奉命上島作例行保安檢查,並希望與眾人講話。守衞不疑有詐,就叫艇載他上島。于特島由執政工黨擁有,當時正舉行青年夏令營,有560名15至25歲青年參加。

「警察」變成索命無常 場景有若納粹電影

當時青年營正與學員分享奧斯陸爆炸案的最新消息,布雷維克一身警裝出現,揚手叫青年男女聚集,此時約七百名青年學員聚集在大型的會議室內。接著布雷維克從大袋拿出手槍、步槍、霰彈槍和自動武器等,向眾人亂槍掃射。有人驚聲慘叫,有人拔腿就跑。還有人不明就裡,誤以為只是在演習的學員趨前觀看,因而慘死槍下。

「他大吼說要把我們殺掉,就像是從納粹電影走出來的人一樣。」560名青少年生死一線,驚恐四散,有人衝入樹林或建築物,也有人詐死或跳海逃生。布雷維克先開槍把人射倒,再以霰彈槍瞄準倒地者的頭部「處決」,完全不讓他們有活命機會。《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一位21歲的生還者普拉肯(Adrian Pracon)表示,島上情形猶如《納粹大屠殺》的電影情節。當人群逃到岸邊時,槍手一邊追著人群,一邊開火。

轟轟轟的槍聲,不絕地傳入耳中,許多人趁機奔入樹林,藏在大石後面或爬上樹。許多人逃往岸邊躍入水中游泳約一千兩百公尺求生,當局呼籲親友別致電島上青年,以免鈴聲暴露藏匿地。19歲的貝爾索斯跑入最近建築物,躲到床下,用枕頭等擋在四周。「槍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她在驚嚇中等了兩小時,終有警察來救她。她說:「很沒真實感……這種事一向是美國才有的。」

小島對岸的居民目睹慘劇,心急如焚,當地居民利恩(Anita Lien)說:「大約有50人游水過來,都嚇得大哭發抖。真可憐,只是十多歲的孩子。」

警方於布雷維克屠殺開始95分鐘後抵達于特島,同行還有救護直升機,但兇徒開槍襲擊阻延登陸。特警在駁火中槍傷布雷維克,將他拘捕。警方指島上至少85人死亡,並找到一些未引爆的炸彈。

兇嫌憎恨伊斯蘭 不滿新移民動殺機

挪威警方宣稱兩宗襲擊同為極端右翼分子布雷維克所為,相信與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無關,但仍在調查他是否有幫兇。

金髮、碧眼的布雷維克,身高6呎,32歲。家境良好,單身,與母親住在高檔住宅林立的奧斯陸西區。他在facebook的個人資料中,形容自己思想保守,是基督徒。然而表面上平平無奇的他,心底其實隱藏許多仇恨和不滿。

他曾經在反伊斯蘭教網站咆哮,發表憎恨伊斯蘭的言論,又批評移民政策,「強烈反對多元文化主義」。並於早前的留言中表示,現今的政治是國家主義與國際主義之爭。並將世界分成兩大部份:一邊是多元化文化主義者,屬於反歐洲思潮的文化馬克思主義,目的是要摧毀民族國家(nation states)和基督教;另一個是要捍衞基督教的文化保守派。

布雷維克前年曾加入一個納粹網絡平台,該平台去年有成員張貼襲擊建議:「將裝載化肥的汽車泊在高樓大廈旁,再加柴油,會產生令人愉快效果。大樓會像世貿中心那樣倒下。」

布雷維克開設一間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有機農作物公司Breivik Geofram,又在挪威東部海德馬克郡(Hedmark)開設有機農場,令他可大手買入製造炸彈材料所需的硝酸銨化肥,他在行兇前10星期買入6噸化肥。他密謀發動驚天大屠殺,但因他默默無聞,也沒有犯罪紀錄,警方和情報機關事前一無所知。

恐怖主義活動進入北歐

挪威是全球最富庶和最和平的國家,舉國上下都認為當地與恐怖襲擊是沾不上邊。英美兩國早已警告挪威不要對恐怖襲擊掉以輕心,但當局卻淡化威脅。

其實,挪威整個社會都自覺「很安全」。王室成員隨意在國內活動,並無特別保安措施,政要和商界領袖也是隨意混入人群之中。電話地址從來不是秘密,上網就可以查到。挪威人熱愛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想向外界證明一個社會可以如此和平開放。

連環恐怖襲擊發生後,悲痛中的挪威人已開始思考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不過,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安定、國家發達、人民富裕的國度,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甚至仍然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然而《國際在線》報導,襲擊事件證明:北歐已經不再是安全的天堂,恐怖主義活動已經進入這些國家。更為嚴重的是,這是一起由本土人製造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恐怖襲擊活動。這至少表明兩點:第一、在全球化和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歐洲的極右主義、極端主義思潮正越來越猖獗;第二、歐洲國家本土的個人恐怖主義活動正在興起,這種由本土興起的恐怖主義襲擊要比外來的恐怖主義襲擊更難以防備。

挪威發生極右翼分子單人匹馬發動兩宗屠殺行動後,瑞典情報機關立即加強主要政府大樓和駐挪威大使館的保安,嚴加防範右翼分子施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