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政治互動突破 台港關係新起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近兩年來,台灣和香港的關係大幅改善,而近日台港策進會和港台協進會在港舉行第2輪聯席會議,更凸顯出兩地關係的躍進。

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一行由董事長林振國率領,於9日抵港,10日與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舉行第2輪聯席會議。

去年「兩會」在台北舉行首輪會議時,雙方曾達成多項共識,部分已獲得落實,包括台灣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反映實際功能。

在第2輪會議上,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布兩項方便台灣民眾來港入境安排,再次落實首輪會議承諾。

分析人士指出,台港關係大幅改善除了反映在「兩」逐步落實彼此達成的共識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雙方打破了歷來政治上的某些隔閡。

首先,這次來港與會的策進會成員,當中有7名現任行政院各部會次長級官員,他們都是以策進會董監事的民間身分與會。

相對的,港府多名高層官員包括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也是以協進會理事的民間身分與會。

兩地官員藉著「兩會」這個平台會晤,加深了友誼和認識,進而建立溝通管道,對今後推動台港實務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過往,台港官員莫說正面會晤,即使互訪也是非常敏感和少有的事。如今他們借助「兩會」當面認識、溝通,是台港關係大躍進的實例。

事實上,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也利用這次機會會晤了策進會具官方身分的多名董監事,這是香港政治史上破天荒首次。

其次,策進會成員9日抵達香港國際機場時,所有成員獲港府安排進入官方貴賓室,其背後的政治含義不容忽視。

港府設在機場及各港口的官方貴賓室,一向只接待外國政要。在港英政府年代,台灣固然難以獲批來港,而即使能來,也不可能獲高規格接待。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主權轉移以來,港府曾以官方貴賓室接待過途經香港國際機場的台灣貴賓,包括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但這只是個別例子,不是慣例。

但台港「兩會」成立後,這種情況開始成為慣例。6月中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賴幸媛從澳門來港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持揭牌儀式時,在海關獲安排進入官方貴賓室,香港政制與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親自迎接。

這次策進會一行人來港與會,抵港後同樣獲安排進入國際機場的官方貴賓室,並由政制事務局官員親迎。

分析人士指出,從賴幸媛到策進會一行人,港府在接待台灣政要時已顯然有別於過去的做法,且似乎形成慣例。可以預見,未來台灣的政要訪港,可能會獲得相等禮遇。

除了訪港的台灣政要外,隨著台港關係改善,台灣駐港機構也獲得類似外國使領館的特殊待遇,儘管給予的理由不同,但實際效果一致。

譬如,中華旅行社未更名前,台灣駐港代表及祕書都未能直接獲港府批准進入機場禁區的禮遇;每次他們到機場迎接台灣貴賓時,只能透過指定的航空公司申請辦理。

更名後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已可以直接向當局提出類似要求,而當局也正考慮給予更方便的做法。

上世紀80年代起,中華旅行社就一直渴望擁有這種「外交禮遇」,等了約30年,今天終於如願。

總括而言,港府在台港「兩會」成立後對台方所做出的種種政治安排,充分說明兩地關係的大幅躍進,但這也只能說雙方是從一個新起點邁進,因為未來改善關係的空間還有很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