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澳儲行長認為強迫人民幣升值不會奏效

【大紀元2011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江波澳洲編譯報導)澳洲儲備銀行行長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26日表示,人為壓低的中國人民幣已嚴重地破壞了世界經濟的平衡,但是他認為試圖強迫中國改變人民幣的匯率系統的「麥克風效應」(喊話效應)不會奏效。

據道瓊斯新聞專線消息,當前,中國正受到各國政府不斷的抨擊,批評其不願提高人民幣的匯率而導致其它出口國家遭殃。史蒂文斯在眾議院經濟委員會作證時說:「這是全球系統中的一個嚴重的扭曲現象。」

26 日,澳洲工人工會全國秘書,吉拉德政府的主要工會問題顧問豪斯(Paul Howes)說,澳洲必須和其它與中國貿易的國家一起向該國施加壓力,迫使其匯率浮動,讓其貨幣增值,以此來治療某一行業的繁榮導致其它行業生產萎縮的摧毀澳洲經濟的「荷蘭病」。豪斯告訴記者說:「就高值澳元對國內製造業帶來的問題來說,如果你還不認為這已造成澳洲當前的危機,那麼你就有鴕鳥心態。」

最近,北京已經顯示出願意引導人民幣升值的跡象,這個舉動被解讀為中國正在力圖抑制通貨膨脹——這個各界都認為的中國面臨的最迫切的經濟難題。

自從201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元對美元的匯率已經升值了約6.8%,這時人民幣結束了與美元的掛鉤。中國人民銀行每天調整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讓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值在0.5%上下浮動。史蒂文斯說,人民幣升值的必要性已經在和中國官員的私下討論中提出,根據他的判斷,中國人民銀行願讓人民幣匯率「即刻」 有更大的靈活性,不過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中國政府的手裡。

但是史蒂文斯對人民幣升值辯論中各種政治意見持批評態度,他呼籲各方冷靜。在各國要求中國採用自由浮動匯率的一片呼聲中,美國官員批評中國說,要是中國希望參與全球市場活動,尤其是採取措施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話,中國必須採用自由浮動匯率機制。史蒂文斯說:「不幸的是,這個問題被整個中美關係問題所籠罩,於是有了『麥克風』式的呼籲,雙方都在相互指責,但那完全不解決問題。」

史蒂文斯還說:「美元在全球經濟中價值過高,我認為這破壞了經濟平衡,那將是世界經濟在今後幾年要遇到的問題。」

根據官方數字,中國在今年6月持有的美國國債共達1萬億美元。亞洲各銀行設法實行儲備多樣化已經越來越主宰當前的外匯市場的動向,尤其顯眼的是外匯市場買賣者對澳元和澳洲債券顯示的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