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劣質中國蜂蜜混入美國 消費者留心

【大紀元2011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綜合編譯)近日美國《食物安全新聞》(Food Safety News)的調查報導指出,數百萬噸中國製造的劣質蜂蜜可能出現在美國超市的貨架上。中國蜂蜜生產廠家繞道其它亞洲國家,包括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最終將蜂蜜出口至美國。

《食物安全新聞》報導稱,「此做法的目的是避開美國針對中國廉價蜂蜜所定的高達每磅1.2美元的關稅。這種轉道第三國以逃避關稅的作法,得到了部份美國進口商的幫助,也是由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stration,簡稱:FDA)的失職所至。」

那麼中國蜂蜜到底有甚麼問題呢?一方面是可能含鉛,這種毒素如果在體內聚積,可能導致神經功能受損。尤其是對於孩子們危害更大。中國蜂蜜含鉛的原因是在生產環節上,數以千計的養蜂業主都使用以鉛焊接的沒有內表塗層的桶子來收集儲存蜂蜜。

中國蜂蜜還可能含有微量抗生素,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氯黴素。大約10年前,這種抗生素曾經被用來抵抗一種殺死了數千萬蜜蜂的細菌疫情。美國FDA規定在食物中禁止出現這種抗生素,哪怕僅是微量。研究表明這種毒素在每三萬人中即可引起一例嚴重或致命的中毒反應。

報導中還說,更有大量的所謂中國製造的蜂蜜根本不是蜂蜜。中國商家常用的造假方式,是使用白糖、水、麥芽、甜味劑、玉米或大米糖漿、粗糖或其它添加劑的混合物,再加入少量的蜂蜜,製成所謂的成品蜂蜜。近年來,很多供貨商提供的所謂蜂蜜甚至完全沒有蜂蜜成份,而只用增稠的、有顏色的、天然或化學的甜味劑製成蜂蜜出售。

考慮到印度是中國蜂蜜的主要轉運點,歐盟已經禁止進口從印度運來的蜂蜜。但是美國仍在從這個渠道進口蜂蜜。《食物安全新聞》從8月12日的數據開始追溯,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68萬8,000磅蜂蜜從中國廣州運出,收貨人為印度的一家名為小蜜蜂蜂蜜(Little Bee Honey)公司的出口商。上個星期,進口裝運單據上顯示有六批貨的蜂蜜鑑定號與從中國出口的蜂蜜鑑定號相同,也就是這些蜂蜜已從印度的小蜜蜂公司運到了洛杉磯。

為使大家瞭解美國市場的蜂蜜來源,《食物安全新聞》提供了一些統計數據。

_ 美國市場的蜂蜜消耗量約每年4億磅,每人每年約1.3磅。

_ 美國本地的蜂蜜只能滿足需求的48%,其餘都依靠進口。

_ 過去的18個月裡,美國進口的2億8百萬磅的蜂蜜中,有4,800萬磅來自拉美和加拿大的可信賴供應商,而另外近60%的1.23億磅蜂蜜,則是從亞洲進口。僅從印度進口的蜂蜜就達4,500萬磅。

自2001年左右,中國蜂蜜生產商使用各種非法方式來掩蓋他們的蜂蜜產地。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蜂蜜徵收的關稅,目的在阻止中國的劣質廉價蜂蜜向美國市場傾銷,以保護美國蜂蜜生產商。

十年來,蜂蜜走私盛行,這種把蜂蜜從中國運往第二國家之後再轉運到美國的走私方法,在過去的兩年裡受到了致命打擊。

在這一期間,執法部門律師、國土安全部和FDA調查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起訴,並逮捕了23人,其中包括德國人、中國人、台灣人和美國公司主管,以及九家跨國公司。他們因涉嫌向美國走私價值7千萬美元的中國蜂蜜而被起訴,這些蜂蜜沒有標識真實的原產地,以逃避美國關稅。

Odem International公司的加農(Elise Gagnon)說:「仍然有幾百萬磅的蜂蜜從中國經印度和越南運至美國。每個行業內的人士都知道。」

加農以及另外四個蜂蜜商家組成了一個志願組織,叫做「真實原產地蜂蜜」(True Source Honey)。他們希望這個組織最終能擴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行業內的項目,專門鑑定蜂蜜的產地和質量。

該組織副主席加農說:「我們需要一個項目來追查蜂蜜的原產地。對出口商和包裝商進行專業審核,從而使買賣蜂蜜的人能夠確定蜂蜜的最初產地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