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買金避跌 內地人兩小時掃近千萬元

【大紀元8月9日報導】全球股市連日下跌,黃金成為民眾避險的工具。內地民眾近日如買白菜般大手購入黃金。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調降美國信用評等後,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受挫,經濟放緩疑慮升高,黃金期貨首次飆破每盎司1770美元大關。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紐約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大漲3.6%,創下每盎司1774.80美元高點。下午2時56分,墨爾本金價報每盎司1759.40美元。黃金現貨價格大漲3.1%,寫下1772.38美元的空前高價,這是2008年以來,金價首次超越白金。

外圍因素令深滬股市不斷向下跌,民眾因此將資金轉投金市。在北京一間金舖,未開門便有民眾等候買金。7日一名婦人走入店內,原要購買5公斤金條,但她埋單後發現戶口還有百多萬元,於是她將當日全部金牌買光,花費 247萬元。店員稱,隨着國際金價急升,近日購買金條的民眾比平時多兩倍。

中國銀行無錫營業部前日亦舉行了一場貴金屬展銷會,銷售現場人氣頗旺,市民狂掃價值近千萬元黃金。在天津,有金舖金條長期缺貨,不過他們說,不少顧客認為金價還會繼續升,紛紛落定等貨。

全球主權債務危機及經濟疲軟推升黃金避險需求,金價今年累漲23%,邁向連11年上漲。8日的黃金持有部位呈現去年5月來最大單日漲幅。

黃金期貨價格昨天勁漲61.40美元,或3.7%,報每盎司1713.20美元,創2009年3月19日以來最大漲幅。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上調對黃金期貨的預估值,預測黃金期貨會在6個月內站上每盎司1730美元,並在1年內攀上1860美元。

在黃金價格高企之際,廣州最少有 80間以投資公司作掩護的地下黃金公司,以 10至 100倍利潤吸引投資者購買黃金期貨,每日交易金額高達數億元,有投資者半年虧蝕 64萬元。



2011年8月9日,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信評,亞洲股市大跌,經濟放緩疑慮升高,黃金期貨飆破每盎司1770美元大關。圖為曼谷一家珠寶店,民眾爭購黃金,櫃檯人員為顧客服務。(PORNCHAI KITTIWONGSAKUL/AFP/Getty Images)



2011年8月9日,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信評,亞洲股市大跌,經濟放緩疑慮升高,黃金期貨飆破每盎司1770美元大關。圖為曼谷一家珠寶店,民眾爭購黃金,櫃檯人員忙結帳。(PORNCHAI KITTIWONGSAKUL/AFP/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