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活

電子病歷上雲端 台立委憂隱私外洩

【大紀元2011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北報導)衛生署日前公布「全國電子病歷及影像資訊網計劃」,明年起醫療院所從雲端共享電子病歷,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擔憂病患隱私外洩,她認為,病歷是醫療資料中相當隱私的部分,未來除了行政救濟以外,衛生署應開闢司法救濟途徑,讓所有醫療院所的醫療人員能有更高責任感來保護民眾的隱私。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偕同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及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許明暉9日召開「病歷上雲端,病患隱私誰來管?」記者會。許明暉表示,醫療院所欲調閱或增刪電子病歷都在「封閉網路」進行,使用雙槽讀卡機,必須通過民眾健保卡與醫事人員卡的「雙卡認證」,並取得民眾紙本同意書,醫院才可調閱病歷。雲端病歷上路後,預估可節省500億元的支出。

石崇良表示,電子病歷的複製、增刪、查閱病例都必須經過一套標準作業程序,有權限的人員才可接觸到病歷,執行任何動作也都會被記錄下來並永久保存,每次的變動除有記錄外,更須附上「電子簽章」。

若萬一洩漏病歷的處罰,石崇良表示,民眾若有疑慮,可以向地方衛生主管機關申訴,相關單位將會派員查核,一旦違反可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最重還可處醫療機構停業處分。趙麗雲指出,只有行政救濟是不夠的,衛生署應開闢司法救濟途徑,讓所有醫療院所醫療人員有更高責任感保護民眾隱私。

許明暉表示,目前並不強迫每家醫院都要使用電子病歷,但欲使用者須通過資安認證並每年覆核。石崇良表示,衛生署也會提供醫療院所誘因,通過資安認證並實施電子病歷的醫院,未來在醫院評鑑、健保申報時,都不用送紙本病歷,可以節省很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