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年輕人趕走卡扎菲 網民:期盼中國變革

【大紀元2011年09月19日訊】9月15日,《南方週末》發表題為「趕走卡扎菲的年輕人」的報導稱,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利比亞人民,正在驅逐統治了利比亞42年的卡扎菲,年輕人是這次運動的主力,並將建設一個年輕的利比亞。報導指出卡扎菲獨裁政權的恐怖統治和腐敗是這次運動的根本原因。文章後面,大陸網民跟帖留言稱,「利比亞人民真幸福啊,終於將獨栽者趕下了台」、「期盼中國的變革」。

「我們要給卡扎菲理個髮」

據《南方週末》9月15日報導,21歲的利比亞青年塔哈•本•姆斯巴再也不用背卡扎菲的「第三條道路」理論,不用在考試時必須寫出5句讚美卡扎菲的話。那個利比亞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大蓬頭」的時代結束了。

現在,塔哈以及他的朋友們,都喊卡扎菲叫做「巴爾沙法蘇法」(阿拉伯語「大蓬頭」)。這是他執政42年來唯一的一個綽號。人們把它編到歌詞裡,寫在牆上,畫在漫畫上。在的黎波里街頭有了禿頭卡扎菲的海報。

塔哈稱:「他頭髮亂糟糟的。」這是他,也是眾多年輕人們討厭卡扎菲最直接的原因。卡扎菲的大蓬頭,讓年輕人容易想起他在過去四十多年中同樣亂糟糟的執政。

在評價完卡扎菲的髮型之後,塔哈接著說:「他的思想和行為跟他的髮型一樣過時。」在某種意義上,這的確是一場關於「髮型」的戰爭。在班尼沃利德前線,同樣年輕的士兵們最喜歡的戰鬥口號是:我們要給卡扎菲理個髮。

「改革下的蛋」

在2011年早春,這個國民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國家,試圖趕走統治了他們42年的卡扎菲。塔哈這樣的年輕人,成為這次運動的主力。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他們,恰是卡扎菲執政後期有限度改革後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最終,這些利比亞「改革下的蛋」,終於孵出了革命。

2000年後,利比亞開始有限度的經濟改革,如今扛著AK47的塔哈一代那時才剛滿十歲。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他們經歷後「9.11」反恐時代,親身體驗網絡浪潮席捲全球,在所有人眼中世界變得越來越公平;新的觀念連同歐洲足球、好萊塢電影、Google、蘋果和Facebook一起湧進這個曾經封閉停滯不前的國家。

國家過渡委員會的賈裡勒、老政客阿布杜拉姆聶姆•斯貝塔、知識份子薩伊德•拉斯瓦德以及巴扎裡的金器店老闆薩戴克•卡黑勒都知道,利比亞這場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塔哈這樣的青年人。

生活水平不是根本原因

塔哈家這幾年的日子也過得不錯,父親在石油公司,自己有2個弟弟和1個妹妹。上了大學,塔哈自己還有了一輛汽車。而看上去,的黎波里的貧富差距並沒有周圍國家大。利比亞的石油很多,人口很少。石油佔全國出口的95%,全國國民收入的25%和政府收入的80%,攤到600萬的國民身上,利比亞的人均GDP是14,000美元,超過埃及兩倍。

與非洲大陸上的鄰國相比,利比亞人要有錢得多。的黎波里街頭,可以看到最新款的雙座敞篷車,或者寶馬X6。汽油0.15第納爾一公升,相當於人民幣7毛錢,比水便宜。

而且,街頭幾乎沒有乞丐。雖說失業率幾年前曾達到30%,但餐館招待、環衛工人這些活大多數還是國外來的打工仔在幹。

可以肯定,生活水平,不是人們反對卡扎菲的根本原因。

卡扎菲的統治太恐怖

對塔哈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卡扎菲的統治首先太恐怖。比如從1969年上台以來,從來沒有利比亞人敢給卡扎菲起外號,坊間也沒有關於這位領導人的政治笑話。這是因為到處都是秘密警察,如果說對卡扎菲不滿的話被鄰居聽到,都可能被抓。

過去,卡扎菲喜歡在電視上直播絞死罪犯的畫面。甚至在革命不久前,卡扎菲政府抓了5名女記者,導致像蘇雷曼•道格哈這樣願意和體制合作的民主派精英失望,宣佈「和體制離婚」。

但電視宣傳對塔哈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說教能力。塔哈私下和朋友們說:「(這些電視裡討好領導人的)很多人是在做戲,有的是收了錢。」

卡扎菲也會拿民主說事,按照卡扎菲設計的政治制度,每個城鎮都有人民大會委員會,如果你對自己的生活或者城鎮有意見,可以去提。但是,塔哈和他的朋友們都知道,「這麼做一點用沒有」。的黎波里的人民大會委員會已經基本形同虛設。

腐敗是另一個問題

從班加西到的黎波里,所有人會告訴你卡扎菲很腐敗。的黎波里中央醫院的醫生阿邁勒醫生介紹,醫藥系統腐敗在卡扎菲時期是很嚴重的,由政府派發到地方的藥品會被貪污,醫院的負責人必須是忠誠於卡扎菲的人,而不必考慮醫學水平。

政客阿布杜拉姆聶姆•斯貝塔說,當年最高層的政客都會受賄。「我都不好意思提他們的名字。」在他看來,卡扎菲是利比亞人的羞恥。「我們為卡扎菲做的事情向全世界道歉。」

一個年輕的利比亞

全國大學復課後,塔哈打算回到法塔赫大學去唸書,繼續念電子工程專業,將來像他的父親一樣,做一名工程師。只是不再是卡扎菲的工程師,而是新利比亞的工程師。

9月13日晚上,數萬和塔哈一樣的年輕人到綠色廣場集會。這天晚上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賈裡勒率領國家過渡委員會的核心層首次在戰後的的黎波里公眾面前露面。單腿少年哈桑被請到台上,和賈裡勒等人握手。哈桑今年只有19歲,在米蘇拉塔的戰鬥中負傷。他象徵著青年人為革命做出的犧牲。

在的黎波里,局勢一天一個樣,哨卡越來越少。出租車已恢復運營。而在卡黑勒家金店開張的同時,賣牛仔褲、高跟鞋的時裝店、墨鏡手錶店、香水店,然後是咖啡鋪、香煙鋪和體育用品店、賣手機電腦的電子用品店也開始做起了生意——年輕人正是這些店舖的消費主體。

金店老闆薩戴克•卡黑勒表示,他相信未來會很美好,會有一個自由的、年輕的利比亞。

大陸網友:「期盼中國的變革」

期盼中國的變革。——網友「wulilian」

為自由而戰,死啦也值。——網友「xingqiwu」

利比亞人民真幸福啊,終於將獨栽者趕下了台。謝謝北約謝謝美國,是你們的正義之舉給了利比亞人民一個開心的日子。——網友「luozhenger」

幸福啊,可以給領導人起外號而不必擔心受怕。自由就像羽毛一樣輕盈,美妙。而我們還沒有享受到。網絡都不能與世界接軌啊,發帖也沒有自由啊,自由在哪裏?——網友「liqingmei」

「21歲的利比亞青年塔哈•本•姆斯巴再也不用背卡扎菲的『第三條道路』理論,不用在考試時必須寫出5句讚美卡扎菲的話。」對比一下,我們的學生現在不是還要天天背『政治』嗎?——網友「leojackson」

(責任編輯:肖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