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綠水步道 太魯閣族血淚史

【大紀元9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 19 日電)擷取合歡越嶺道綠水至合流段的綠水步道平緩易行,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受歡迎的步道,不過合歡越嶺道對於太魯閣族人來說,卻是與日軍對抗的一頁血淚史。

擷取合歡越嶺道開闢的綠水步道全長 2 公里,路寬則是維持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 2 公尺寬度,步道全線平緩易行,步行約需 1 小時,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受歡迎的景觀步道。

雖然綠水步道備受遊客喜愛,但看在太魯閣族人的眼中,卻有抹不去的辛酸血淚。家住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三棧社區的太魯閣族子弟搖搖達基說,從小就聽過長輩提到「太魯閣戰役」的故事,日本軍隊沿合歡越嶺道殺掠太魯閣族人,族人則是拚死抵抗。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日軍於 1914 年發動太魯閣戰役,當時日軍分為東西兩路夾擊山區的太魯閣族人,日軍沿路征討太魯閣族部落,遇到族人的激烈抵抗,經過 74 天的激戰,雙方死傷慘重,太魯閣族人難抵日軍的猛烈攻勢,最後被迫歸順日本統治。

日本在戰勝後,為治理太魯閣族部落,在立霧溪流域修築「理蕃道路」,但在 1930 年霧社事件發生後,改變治理原住民政策,把太魯閣族人從山區遷移至平地,並從 1934 年動工整修「理蕃道路」成為全長 104公里的「合歡越道路」。

直至民國 75 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擷取「合歡越道路」的綠水至合流段,整修為今日的綠水步道。

搖搖達基說,綠水步道和砂卡礑步道一樣,都是太魯閣族人以前常使用的古道整建而成,現在雖然都已成為遊客經常造訪的休閒步道,但看在族人眼裡,這些步道卻是祖先流血流淚捍衛家園的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