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劉曉:騎自行車要駕照或許是個不壞的主意

【大紀元2011年09月29日訊】幾日前,一張落款為「北京大學保衛部自行車管理中心」的帖子出現在北大論壇上。帖子內稱為規範校園自行車出行,經北京大學校務部批准,即日起對北京大學燕園校區內的自行車駕駛人實行駕駛證資格管理,12月31日之前進行駕駛資格考試。「無證駕駛將責成相關院系對其進行行政處理。」 懲罰措施包括取消其保研、三好資格,碩士生、博士生則延期畢業一年等。

據悉,獲得自行車駕照的考試共分為七個科目,包括「舉車跨越」「倒樁移庫」、「過減速帶」、「定點停車」等,當然也包括比較另類的考試方法。在帖子結尾處標明科目必須全部通過方可申領自行車駕駛證,署名為「北京大學保衛部自行車管理中心」。

對於這個帖子,不少北大學生深感疑惑,紛紛發出了「騎個車也要駕照?」的質疑。經北大保衛部證實,該帖子並非其所發,應該是一些同學開的玩笑。顯然,這個無傷大雅的玩笑表達的是對校園內亂停車、亂穿梭、不守規矩等現象的不滿。

中國一向被外界視為自行車王國,生活在其中的不少人都有過騎自行車的經歷,而那些早已開上寶馬等豪車的人也不例外。十幾年前,開車的人少,素質不高的騎車者即使橫衝直撞,危險係數也並不高;即使亂停亂放,也不會太影響交通。可如今,開車的人越來越多,敢於與汽車搶道、亂停亂放的人卻似乎並未減少,不僅在校園中如此,在大街上也是如此。於是,許多本不該發生的悲劇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不免在想,如果今天這些不在乎規則的騎車者在未來的某一天開上了汽車,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是否也會存有挑戰交通規則的想法呢?他們的偶一「大膽駕駛」是否將導致某個騎車者意外地殞命?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交通事故每死亡四個人有三個是交通弱者,行人和騎自行車人占死亡人數的45%,而司機的死亡率只佔13.4%,這與其他國家司機的高死亡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成中國行人和騎車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司機違章駕駛和酒駕。

當然,我並不是說不在乎規則的騎車者就必然會在開車時也不遵守規則,因為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我個人以為,很早就學會不重視規則的人要比那些一直懂得遵守規則的人肇事的機率要高。

不妨拿德國人和中國人來比較。在我看來,德國人守規矩甚至到了「死板」的地步。比如,告訴一個德國工人和中國工人這個螺絲要打磨100次,德國人一定會規規矩矩地完成,而中國人也許就打磨了60次、70次,差不多就好。在考駕照和開車方面,德國人也是如此。資料顯示,在因交通死亡的人數上,中國每年超過10萬人,居世界首位;德國為4,000人左右,中國是德國的25倍,而中國的人口數只不過是德國的6倍多。

或許,為了不再讓馬路殺手橫行,讓每一個人在騎自行車時就學會遵守規則,拿到駕照,應該是個不壞的主意。這個主意目前在德國的一些小學早已推行。

幾個月前,聽一位德國人講,他正在幫上小學4年級的女兒練習騎自行車,因為第二天女兒的學校要考駕照。據說考試還很嚴格,分很多項。後來我得知,他的女兒順利通過了考試,拿到了駕照,十分開心。顯而易見,德國學校正是通過這個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們學到了如何遵守交通規則。我們是否也可以從中小學校開始,將遵守規則的信念植入孩子們的心田呢?如果每個人從小懂得了遵守交通規則,長大後中國的馬路殺手該少了多少啊!基於此,有個自行車駕照也許是不壞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