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墩遺址 祭祀遺物東亞首見

【大紀元2011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位環中路二段、福科路與福科二路間的西大墩遺址,經搶救挖掘,發現許多牛罵頭及番仔園時期的重要遺物,為台灣首見的祭祀遺物,即日由市府文化局公告指定為市定遺址。

文化局指出,西大墩遺址原為公園兼遊樂場預定地,建設局規劃為環保節能減碳公園,卻在興建前發現考古遺物,之後陸續在公園西側發現多個高圈足三連杯、陶器、玉梳型玉飾等,經國內考古學者鑑定,認為這些遺物屬史前人類的祭祀遺物,在台灣及東亞是首次發現。

西大墩遺址主要為牛罵頭時期(距今約4250至3880年間)、番仔園遺物(距今約1700至1300年間)。有學者認為,遺址西側應為史前人類的祭祀空間,保存狀況較完整,東側受道路、建築及農作影響,出土遺物較少。因此將遺址分AB區。A區以現地保存為原則,開發行為受限制,B區則進行一般管制,工程及開發應進行施工監看。

文化局表示,據學者意見,西大墩遺址在學術研究史、同類型遺址數量的稀少性,或遺址文化內涵的特殊性,都是值得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