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羅馬滅門案暴露意大利華人移民生活狀況

【大紀元2012年01月13日訊】1月4日,一個華人家庭在意大利首都羅馬遭遇持槍搶劫,父親與女嬰遭槍殺,母親重傷。事後意大利華人組織了兩次大規模遊行,要求改善社會治安。同時,羅馬滅門案也披露了華人移民意大利的生活狀況。

全羅馬被這起殘酷的犯罪所震驚

據《時代週報》報導,意大利外交部公關關係主管Massimiliano Lagi表示:「中國大使館聯繫我們的時候,意大利政府立刻表達了對犯罪的強烈譴責和對受害人的深刻悼念。全羅馬都被這起殘酷的犯罪深深地震驚了。」

Massimiliano Lagi透露:「意大利內政部已經發表官方聲明,譴責犯罪,慰問受害者一家並且將增加在羅馬地區巡邏的警力。羅馬市市長已經宣佈在廣場進行一個公開的悼念儀式,那裏已經有許多花圈和蠟燭。兩名罪犯已經被確認,他們很快會被繩之於法。另外,我國總統已經拜訪了倖存的鄭女士,表達了他代表全意大利人民做出的悼念和維護意中友誼的心聲。」

1月10日,全意大利華人舉行了第二次空前規模的遊行,在羅馬有萬人參加。留學生喬文(化名)表示:「很多外地的朋友也趕過來了,送行隊伍很長,差不多有好幾公里呢。」他說:「我的心情很複雜,總覺得在異鄉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另一位華人葉華說:「這是為了我們中國人的尊嚴,為了這個9個月的孩子。」他說:「我不贊成很多人的說法,譬如在意大利的華人是最讓意大利政府頭疼的群體甚麼的。我們也是在這裡合法經營的商人,我們也希望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可以更好地生活下去。」

10日當晚,很多人帶著自己的字幅來到了現場,很多華人集體簽名,寫在白色的大橫幅上。還有人把蠟燭擺成心形,上面有人寫著「我們要和平,要安全,不要再有暴力」,還有人給死去的小朋友獻上鮮花和芭比娃娃。

華人的勤奮所帶來的新氣象

據悉,中國大陸人在意大利的外國居民中的比例超過5%,僅2002年的大赦就讓華人增加了一半多,從6.2萬人增加到9.7萬人。現在在意大利的華人保守估計超過40萬。

華人的勤奮,給意大利帶來了新的氣象。比如在盛產優質石材的巴鈕洛-皮埃蒙特地區。華人採石工讓歷史悠久但已經衰落的採石業得到了復興。這裡優質的石材數百年來曾經為歐洲各地精美的建築貢獻了原料,但是當二戰後的一批工人老去的時候,意大利人發現這個行業後繼無人了,年輕人不會選擇和灰塵和腰痛為伍。可是現在又不同了。

當地的石材企業負責人對意大利記者透露:「中國人來這裡之前,我們的企業一年的營業額只有7,000萬里拉(約3.6萬歐元),現在超過100萬歐元。有人說我們不給意大利人提供工作機會。我確實試過,來幹了兩天,第三天就因為腰痛歇了,連羅馬尼亞人、摩洛哥人都幹不了,這活只有中國人能幹。」

意大利企業主形容他們和華人之間的關係是80%的利益,20%的好感:「中國人從來不耍滑頭,從來沒找我預付工資,他們來這裡就是為了幹活,只想掙錢,和我一樣。」

除了大理石及花崗岩外,著名的米蘭燴飯也得益於勤勞的華人。波河平原有著20萬公頃的稻田,水稻產量占歐洲的40%,現在那些老式的意大利除草女工已經被一群東方人取代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幹活的。」一位意大利種植戶說。中國工人往往接受一天8小時,每小時6.5歐元薪酬的工作合同。「少於12小時的工作,中國人從來不會累。」該種植戶表示。

克勞迪奧.齊里奧(Claudio Cirio)有200公頃稻田,每年夏天5名中國人幫他把田地打理得乾乾淨淨。曾有兩個意大利女學生,興奮地在假期來嚐試做除草工。「她們本應該幹一個月,但半天以後,她們來謝謝我,錢也不要了,她們再也不想踩進泥巴裡了。」齊里奧表示。

但是,稻田和採石場的和諧不能掩蓋其他地方的衝突,米蘭的薩勒匹大街是曾經衝突的前沿。這裡雲集了無數中國批發商,那些真真假假的成衣、鞋帽、皮包等從這裡流向歐洲乃至全球。2007年,這裡發生了華人與警察的衝突,甚至導致了外交部門的介入。

曾經是一名退伍軍人的李東稱:「我們中國人,特別是溫州人的工作方式確實是南歐人無法理解的。我能夠明白為甚麼意大利人不喜歡我們,我也覺得我們的一些模式不能長期持續下去,甚至說,我希望下一代能夠輕鬆、規矩地生活,但這需要創造條件。」

人多或許並非真實原因,更多還是工作和生活習慣的差異。「老老實實做生意要虧本啊。中國商人自身的競爭;黑社會、地痞流氓要來敲詐收保護費;用黑工比不用黑工利潤高,不時還需要行賄。」對於拼在意大利的辛酸,李東深有體會。

老華人談意大利的美好時光

張先生一家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來意,他取名盧卡(Luca),全家人都喜歡用意大利名,夫婦倆靠打工生活,而意大利鄰居則親切地照顧他們的孩子。一對老夫妻每天下午上樓,給獨自在家的兩個孩子端來熱可可。

現在張先生發財了,他們買下了一套很好的房子,經營一家女性內衣批發店。一切都很好,除了意大利人,街上再也沒有人和他們打招呼,鄰居們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他們。有人上來串門,劈頭一句就是:「我在院子裡撿到這塊牛仔布,你們把縫紉機藏在哪裏了?」

萬先生孤身一人從安徽來到波河流域。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年意大利人是如何熱情地帶他去要找的工廠。而現在,即使他操著流利的意大利語,接觸到的往往都是冷漠。

有一次他到米蘭的聖保羅(SanPaolo)醫院做胃鏡檢查,護士對他怒吼:「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上星期你在薩勒匹路喊著對抗意大利,現在你到這裡來看病,滾回你家去!」

「在意大利的主要移民,特徵一欄都有明確標示:對阿拉伯人,我們的偏見像水晶一樣清晰;阿爾巴尼亞人,我們指責他們暴力;吉卜賽人是偷竊;中國人主要是神秘,他們在自己的批發商舖的陰影裡活動,拚命在後廚和車間幹活、掙錢。」一本意大利書《不死的中國人》這樣總結。

搶劫事件回顧

1月4日當晚,31歲的周拯(音譯)與27歲的妻子鄭麗艷(音譯)及他們年幼的女兒一起走在羅馬齊奧萬諾利大街上。在公寓門口,兩名等候在這裡的蒙面劫犯乘摩托車悄然靠近受害人一家,並逼迫他們交出身上的錢。遭到拒絕後,劫匪先是搶奪鄭麗艷的拎包,後者本能地伸手往回奪。

鄭麗艷稱,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情況,她進行了反抗。這名劫匪曾威脅稱:「我要像殺狗那樣宰了你。」隨後雙方在拉扯中,罪犯舉起手槍,朝著周拯連開三槍,然後又極為殘忍地朝著他懷中小女兒的頭部開了一槍,最後還朝鄭麗艷開了一槍。

報導,當時多名路人目睹了這幕慘劇,卻沒有一人上前阻止,甚至眼睜睜看著兩名凶手揣著搶來的拎包、騎著摩托車揚長而去。只有一名好心的目擊者用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當救護車趕到時,周拯早已身亡,他懷中的女兒周詩雅(音譯)因頭部中彈,在被送往醫院途中不治身亡。鄭麗艷被送往醫院後,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搶救。

據悉,周拯一家在羅馬經營著一家酒吧和匯款業務,妻子被搶的拎包裡裝有約3,000歐元的現金,大部份是當天的營業款。

(責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