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民間故事

西方龍 怪物的醜陋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龍的形象與東方龍的概念可說是大相逕庭,談到這不同的原因,還得從詞語的來源談起。

「dragon」一詞源於古希臘



西方龍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維基百科)



英語中的龍稱為「dragon」,事實上,「dragon」這個詞與中文裡「龍」的含義差距很大。在歐洲各語系中,包含拉丁語系和日耳曼語系,對於「龍」一詞都有著類似的詞根。

英語中的「dragon」源自古法語中的「dragon」,而古法語中的「dragon」則是來自拉丁語中的「draconem」(主格:draco),而「draco」一詞則是源自古希臘語中「drakōn」。這樣推演下來,可以發現「dragon」一詞的詞義可溯及古希臘。在拉丁語中,「draconem」也可以指巨大的蛇,而在古希臘語中,「drakon」則指巨大的海蛇或海中怪獸。

古希臘神話中,龍多半以怪物的形象出現,也有許多珍貴的寶物由這些身形怪異的龍所看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克力斯必須完成的十二項任務中出現的龍,他的任務裡的其中一項就是要偷走巨龍所看守的金蘋果,這隻龍名叫拉冬,據稱有一百顆頭顱,牠的一百張嘴還可發出不同的聲音。

聖經中的龍 撒旦的化身

龍的形象也出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第12章第3、4節提到:「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第12章第7至9節則說:「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牠的使者去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牠們的地方。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顯示,《聖經》中的龍的確為魔鬼和撒旦的化身。在《啟示錄》裡,龍有著七個頭十隻角,七個頭象徵著絕對不可犯下的七宗大罪,十隻角象徵著可能犯下的十項小罪,這邪惡的龍會誘惑人犯罪,而犯罪的罪人會和龍一起被投入地獄之底。

聖徒傳中的惡龍



赫爾辛基大教堂內,作於1440年的聖喬治屠龍的玻璃窗彩繪。(維基百科)



中世紀時期的聖徒傳中,記載了許多聖徒為民除龍的故事。其中較著名的傳說為「聖喬治與龍」,這個故事早在8世紀時就以口頭傳播,後來被記載於聖徒傳《黃金傳奇》中,往後也成為許多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元素。

故事描述,喬治有一次在湖邊看到一位準備被獻祭的公主,原來公主所在的城池旁有一個湖,湖中住著一隻會噴出毒氣的龍,城中的人只能定期用羊或活人獻祭,才能免除禍害,而這次剛好輪到公主做為祭品,了解了事情之後,聖喬治決定屠龍。最後他用長槍刺傷毒龍後,用公主的束帶將龍綁進城裡。

除了「聖喬治與龍」的故事外,在許多聖徒的傳說中,也有與其之十分相似的情節。故事多半描述聖人來到一村莊或城池,當地多半有惡龍危害,其危害的方式可能是噴火、或者噴吐毒氣,而故事中的聖人最終會為民除害。

西方龍的形體和特性



拉斐爾的畫作《聖喬治大戰惡龍》。(維基百科)



西方龍其實也有多種形象,大體而言,目前人們所熟知的形象,其身軀貌似遠古的恐龍,頭部有角,牠的翅膀如同蝙蝠,身上也帶有鱗片。據傳,牠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牠的牙齒則非常尖銳,以便於撕開獵物。

而在西方藝術作品中,也有許多對於龍的描繪。尤其是以聖喬治屠龍為主題的,在14、15世紀都有出現,倫敦大英博物館保存著多件15世紀以來的壁畫裝飾中有關聖喬治屠龍的描繪。而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1506年)也繪製過以聖喬治屠龍為題材的油畫作品。

在拉斐爾的畫作中,惡龍是一隻黑色的龍,有著黑色的翅膀和尾巴,脖子粗且卷曲,嘴中有著尖利的牙齒和吐出的舌頭,正惡狠狠的撲向聖喬治。充分的表達了西方文化中,對龍形象的基本詮釋。

其實,就今天的角度看來,西方龍與東方龍不僅在文化中的角色不同,也有著不同的性質與樣貌,只是當初在翻譯「dragon」時,不小心誤用了龍這個字,才造成了這場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