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中共新一輪鎮壓:中國2011年的新聞自由

【大紀元2012年01月22日訊】世界上最大的記者組織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國際記聯)亞太區分部1月21號對外發表了一份標題為「中共新一輪鎮壓:中國2011年新聞自由」的監察新聞自由的年度報告。報告揭示,隨著2011年2月份中東茉莉花革命的浪潮傳送到中國之後,中國國內外的記者在中國的採訪環境更加惡劣,不少記者被辭退或者被迫離職。互聯網仍然是中國政府鎮壓的目標。而外國記者的簽證被拖延更成為官方向記者進行威脅使其就範的手段。

中國的新聞自由在2011年遭受重大的挫折

據美國之音報導,國際記聯在年報指出去年2月份中東和北非地區茉莉花革命浪潮迅速傳到中國國內之後,激起了中國境內呼籲發動「中國茉莉花革命」的抗議活動,國際記者聯合會監測到多名新聞記者、因特網博客作家、藝術家及維權律師被中國公安部的國內安全保衛警察及其代理短期非法拘留、滋擾及虐待,這些人最終獲得釋放。但是他們仍然受到家居監視或被起訴。該年報說,中國的新聞自由在2011年遭受重大的挫折。

國際記聯的發言人胡麗芸在該年報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過去一年有十六名記者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只是冰山的一角,她相信有更多的記者被迫離職,但是目前一共有多少記者被迫離職不得而知。

法新社報導說,因為在2012年晚些時候中共十八大將選舉產生新一代領導人。隨著中共當局在十八大召開之前試圖壓制反對派的聲音,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該社引述胡麗芸的話說:「 每當領導層換屆的時候,中共當局有責任確保社會穩定。他們不會容許任何形式所謂的『不穩定』。」

香港資深的媒體工作者,香港開放雜誌的總編輯金鐘在接受美國之音中文部專訪的時候表示這份報告說明了記者在中國所面臨的惡劣環境,尤其在是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爆發茉莉花革命之後。他說中國很多年輕人和許多網民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爆發茉莉花革命之後,非常的激動而舉行了三次集會,立即被中共當局鎮壓下去。

金鐘說:「因為他們非常的緊張,在茉莉花革命被鎮壓之後,他們又抓了很多人,跟著就有艾未未事件,跟著毛派死灰復燃。在這個大背景下,他們對新聞傳播的控制就非常的敏感。就把這些動態的事件壓制在大家都不知道的狀況下。」

金鐘錶示,中國政府對外國記者的政策是「畫地為牢」。 這個政策始終是沒有改變的。他們圈了一個範圍,這些記者只能在這個範圍活動,出了一步都不行。比方說阻止CNN記者陪同好萊塢影星貝爾訪問山東臨沂的維權人士陳光誠。

金鐘說:「從陳光誠這個案子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消息和新聞的封鎖簡直到了銅牆鐵壁的地步,完全把他孤立地禁閉在家中」

互聯網是中國政府鎮壓的主要目標之一

國際記聯在這份2011年年度報告中指出互聯網是中國政府鎮壓的主要目標之一。在加緊控制因特網方面,中國國務院成立了一個專門監察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自該部門成立後,超過六千個網站被指>關閉。而對外國媒體報導的規章也突然收緊,同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審議,中共中央中宣部及省宣部於2011年起開始更變對媒體禁令傳遞的做法,不用文字改用口頭傳遞,並著媒體不能用文字記錄。該年報結論說,這種做法引證,中宣部或者相關的部門明瞭有關的禁令或者指令都違反新聞自由。

中國網民千方百計突破網絡封鎖

香港開放雜誌的總編輯金鐘指出中國網羅了許多外國歸來的高科技網絡人才利用他們的技術來構築一個天羅地網來控制中國的網絡。儘管如此,他們對互聯網的使用卻無法徹底的控制。很多網民用許多方法翻牆去突破網絡的封鎖去瀏覽官方不讓瀏覽的網址,獲取國外大量的信息。

金鐘說:「所以這個情況就處於一種鬥智的狀態。」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華盛頓短暫停留的期間,這個星期三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台訪問的時候也指出儘管中國設法監控網民通過因特網社交網址來討論中國的時事和政治社會問題,可是網民們總是領先一步,通過各種代碼來討論西藏問題、基本自由、以及中國的政策、政治制度和經濟等問題。

加強因特網有效運作

因此金鐘認為在二十一世紀因特網,手機等多媒體的時代突破中國新聞封鎖管制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互聯網和其他手機傳媒有效的運作,使得上億的網民得以獲得國外的信息。他說他把一些搶手的文章放在網上,比方說去年開放雜誌十月份雜誌的一篇關於毛澤東情人的文章,據說中國大陸已經有上百萬的網民通過不同網站的下載而閱讀了這篇文章。他說像這種事實說明我們不能把工作只放在傳統的媒體上。

他說:「我們還必需在互聯網上多用些工夫去把它做的更好。這樣的話我想未來我們的傳播空間還是有希望的。」

(責任編輯:肖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