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禁聞

【投書】北京經租房業主致人民政府公開信

【大紀元2012年01月03日訊】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經租房」業主宣讀公開信(知情者提供)


我們是北京市全體「經租房」權利人、繼承人、利害關係人,我們十年來,不斷向建設部反映關於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落實私房政策辦公室,自1985年近30年來,在落實「經租房」政策的施實過程中,行政不作為,從末認真,實事求事的予以解決。由於北京市建委的過失,至使北京為「經租房」而上訪人員不斷增加;越級上訪屢見不鮮;上訪突發事件層出不窮;涉及到「經租房」的法律訴訟時有發生;要求公開「經租房」的信息的訴訟從末間斷;越級上訪單位,上至中共中央、國務院各部委辦,下至北京市各部門:中共中央信訪、國務院信訪、全國人大信訪、全國政協信訪、中紀委信訪、中南海接待站、中宣部信訪、國務院法制辦、人大法工委、國務院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文史館、中央電視台、國資委、公安部、國家檔案局、監察部、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中國國家博物館、最高人民法院舉報。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政協、北京市高法舉報、北京一中院訴訟、北京二中院訴訟、東城法院訴訟、西城法院訴訟、崇文法院訴訟、宣武法院訴訟、豐台法院訴訟、海淀法院訴訟、北京市法治辦、北京市監察局、北京市紀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規劃局、北京市國土局、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治安總隊、北京市國資委、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東城區財政局、東城區國資委、東城區監察局、東城區房管局、東城區檢察院、東城區公安局治安支隊、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西城區房管局、西城區監察局、西城區檢察院、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政府、豐台區房管局、多達58個部門。每週上訪3次,每月12次,全年144次,每次不低於70人,全年不低於一萬人次,8年合計:8萬人次。如果說,我們為經租房這種無休止的上訪行為不屬於正常上訪,不屬於歷史積案,那我們深深感到茫然?我們在作甚麼?!正像人民日報評論部: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中指出:「發出聲音,是主張利益的基礎。有利益的表達才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才有長久的社會穩定。事實表明,諸多矛盾衝突事件背後,往往是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從這個角度看,維權就是維穩,維權才能維穩。儘可能多地傾聽社會各方面的聲音,兌現社會公眾的表達權,對於維穩大有好處。」以此來推斷,我們如此之多的上訪經歷,還不足以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程度,所以我們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在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前,繼續在我們上訪道路上,理直氣壯的走下去,我們堅信:「維權就是唯穩,維權才能維穩。」一天不把「經租房」問題列入歷史積案,我們將上訪不止!

我們今天以公開信的形式表白了我們上訪的態度和我們的決心,我們認為:「經租房」問題在北京、在全國都是一件違反憲法,踐踏法律的最大的歷史冤案。正像人民日報評論部:「心態培育」,執政者的一道考題中指出:「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有些階段難以逾越,有些困難難以規避,一些不良心態的滋生難以避免。但必須意識到,如不及時妥善修復,不僅會傷及個人幸福生活,也必定影響國家目標實現。」

[[3]]

北京市「經租房」業主在公開信上簽名(知情者提供)


我們的所作所為,要為建全法治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更加深信,我們的所作所為,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子孫,我們問心無愧!

北京市住建委

北京經租房權利人、繼承人、利害關係人:

2011年12月22日

(責任編輯:鄭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