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創業有成 李銓德勇闖第二春

【大紀元2012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提起機械維修達人李銓德,他的生涯履歷堪稱「海陸全餐」!過去曾是航海大管輪、塑膠工廠負責人的他,現今則為新速捷機車行的「老頭家」,打拼事業30多年,身分幾度轉換,唯一不變的是對機械的熱愛,由於參加高雄市勞工局訓就中心職訓班,使得他專業技術持續晉級提升,讓他始終滿懷信心,勇於開創事業的第二春。

李銓德自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原高雄海專)輪機工程系畢業後,便投入海上跑船生涯,負責輪機維修工作,直到結婚成家後,才從「大管輪」崗位卸任「著陸」,接手經營塑膠射出家族企業;此後20多年,從成品產出到工廠機械維修,他事必躬親。身為傳統製造業老闆,李銓德以「維持營運獲利」自我期許。

從海上轉到陸地工作,李銓德並無適應問題,在景氣大好時,塑膠工廠營收相當令人滿意;但近幾年來,因受外在環境影響,工廠經營日益困窘,經過一番深思,他決定結束工廠另謀出路。鑒於南部經濟產業以農工為主,勞動廣眾大半以機車代步,李銓德決定強化機械專長,並從「機車修護」出發。

為提升創業能量,年值57歲的李銓德報名高雄市勞工局訓就中心職訓班,學習汽機車修護,從老闆變成學生,一切歸零重新出發。他用短短一年時間,順利考取丙級機車修護證照,開了一家機車行,隨後又考取乙級證照。原已擁有輪機高階技術、乙級汽車證照的他,在中年遭逢事業低潮,不曾自怨自艾,將全部心力投入新領域,擘畫事業第二春。

機車行如願開張後,門市規模雖小,但從小喜愛機械的李銓德,仍樂在工作中。他說,機車修護市場靠的是技術與服務,在精熟技術的基礎上,加上誠信親切的服務態度,自然可累積良好信譽及口碑;也由於對他技術服務的肯定,不少客人與他成為朋友。

在提升自我能力、建立客戶資料、充實診斷儀器及維修軟體的全方位努力下,李銓德更體認到「一人難成大局」,他深知:除了優良的技術服務,更須備足人力,方能提供高效率的服務品質。儘管有意擴充規模,但他卻苦於人才難覓、難留。

「做我們這一行,工時長、起薪低,而且工作環境需接觸油汙,雖然工作機會很多,而且有錢可賺,但年輕人仍不太願意投入。」李銓德語重心長表示。由他的經歷看來,或許失業不是問題,年輕人不了解自我性向及興趣,不願投入學習耕耘,才是真正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張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