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路透:歐盟達最終和平 困難重重

【大紀元2012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挪威的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正在處理歐債危機的歐盟,跌破不少評論家的眼鏡,堪比2009年將和平獎頒給甫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據路透社報導,至少就經濟情況看,歐盟達到和平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

就在挪威公布由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同時,與歐盟相關的新聞卻感覺不到和平的訊息,首先是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表示同意減輕希臘的負擔,但德國財長蕭伯樂卻不表讚同。稍早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希臘時,街頭卻充滿對撙節措施感到壓迫與憤怒的希臘人,另外,西班牙還有1/4的失業者。

《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專欄作家森(Sudeshna Sen) 15日,在〈支離破碎的歐盟諾獎入袋〉(Pieceful EU bags a Nobel prize)寫到,決定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5人小組,從挪威退休的政壇人士中指派,經常被批評過於政治性,且賦予其挪威的政治觀,這也使小組做出驚人之舉。不過,挪威的人民曾在兩次公投中拒絕加入歐盟。據最近的民調,反對的比例仍是壓倒性多數。

路透社報導,近來歐洲央行宣布將無限量購買紓困國債券、歐盟的永久救助機制也終於上路,相較於三年前危機剛爆發的時候,現在歐盟確實更有能力抵擋危機。美國花旗銀行也將希臘退區的機率 ,由90%降低到60%。不過該調查仍認為 ,希臘在未來1年到1年半內退出歐元區的機會仍然比不退出大,因為歐洲各國不太可能為了讓希臘留在續存而放棄希臘的鉅額債務。

而在歐洲內部,北方富有國家與南方遭逢經濟困境的國家,經濟步伐速度不同,差距正在擴大。路透社報導,更大災難可能發生在金融市場而非街頭,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會在未來幾年引發浩劫。公共支出減少、經濟衰退撕裂了從希臘到西班牙的社會連結。中產階級家庭及退休人員變窮了,越來越多的失業者、青年陷入危機。

此外,雙速歐洲打破了歐洲過去的權力平衡,以德國為主、評級高的北方國家在決策中擁有優勢發言權;而南方國家則越來越貧窮及依賴。

歐洲也許還會演變成內外兩層,有嚴格預算條款的歐元國家聯結成緊密的核心,而沒有使用歐元的英國、瑞士及其他國家形成較鬆散的外圈。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