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新聞

民國教育部長推動美籍學生回臺受高教

【大紀元2012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靜密比瑞採訪報導)導言:中華民國教育部長蔣偉寧,為吸引外籍學生回臺讀書,率團訪美。週一(29日)晚間,蔣偉寧與中央大學校友及中文學校聯合會代表談高等教育與中文教育,現場人士提問踴躍,其中就臺美雙方承認學歷及日後的就業問題格外受到大家關注。

致力於推廣中文教育的美籍臺裔陳老師與會中反映,其第二代是美國合格的化學老師,本於美國接受教育,因為想回臺灣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修得部分學分,但目前仍無法在臺教導,其所學的專業科目;之後,回美國任教,在臺灣所修得學程,也面臨一些被承認的困難,不知如何開啟與教育部溝通的橋樑。

針對陳老師的提問,蔣偉寧回應,臺美雙方互相承認學歷,如果在大學任教沒有問題,高中以下,需修得臺灣的教育學程,應該就沒有問題,因此案例的具體情況還需再確認。

眾所皆知,臺灣少子化的問題,已影響到臺灣各級教育單位的招生人數,逐步由國小,國中,高中,影響到高等學校,部分私立大學已感受到招生人數不足,影響學校收入與經營問題。2年前,臺灣某私立大學舉辦退休教授歡送會,年輕的教授私下向退休教授訴苦:「好羨慕你可以拿到退休金,不知道學校可不可以維持到,我退休的那一天。」

對此,蔣偉寧也表示,為因應臺灣少子化的情況,擴大招收外籍學生,推行鮭魚返鄉回流計畫,臺灣除了有全球排名頂尖的高等學校,學費相較於美國價格較低,而且可以讓臺灣與外籍學生有世界觀,也有學中文的環境。對於臺灣教育軟性的競爭力,教育部提撥新臺幣100億的經費,給12所大學,讓大學各自運用輔導外籍學生。

來自東南亞的女性華僑琴小姐,在2002年進入中央大學資工系就讀,首先遇到的就是語言的困擾,因在出生地與臺灣教育「專業名詞」華文翻譯方式不同,因此有一段辛苦的語言適應過程,並表示在4年求學過程中,非常想念家人,畢業後,為了留在臺灣,與臺灣人結婚,目前於臺灣百大高科技公司上班。雖然有些僑生像琴小姐一樣選擇留在臺灣工作,但仍有不少僑生,在完成學業後回到祖國服務。

至於在臺受教育的美籍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規畫,蔣偉寧表示,現在學校教育已與產業有合作接軌,因此無論在臺灣或美國就業,皆有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