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多發性硬化症口服藥 降低5成復發率

【大紀元2012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報導)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疾病,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可能與基因或環境有相關,主要為一種免疫系統疾病,是因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神經傳導細胞,神經系統被破壞後,而導致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變慢或停止。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20~40歲之女性,以歐洲地區發生率最高,由於症狀類型眾多,包含手麻腳痛、視力衰退、排泄退化、逐漸癱瘓等,通常需要不斷轉診,最後再透過核磁共振、脊椎穿刺等檢查確定病情。

巫錫霖說,多發性硬化症依照臨床症狀與病程可分為3類:

1. 復發緩解型(Relapsing-remitting):反覆急性發作,每次復發可能原症狀加重或是新的症狀出現,有80%病患剛發作屬此型。

2. 次發進展型(Secondary progressive):持續漸進的症狀惡化,有50%復發緩解型病患發病後10年轉為此型。

3. 原發進展型(Primary progressive):發病後神經症狀逐漸加重,無法緩解與暫停,大約10~15%病患屬於此型。

巫錫霖提出,現階段多發性硬化症治療方式包含免疫調節劑、類固醇、干擾素,又以施打干擾素最為普遍。干擾素能有效減少發病次數及降低發病的嚴重性,但病患可能會有類似感冒症狀,例如:發燒、肌肉和關節痠痛、頭痛,以及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

他說,根據刊登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針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846位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進行6年臨床實驗,結果發現「治療療效」與「治療副作用」是影響患者中斷治療的主要原因,甚至有近3成的病患在治療半年後,中斷甚至放棄繼續治療。另外一份研究也指出,「無法忍受自我打針」也會影響病患治療持續性,顯示治療方式將連帶影響治療成效。

為了改善這些治療上的問題,在以免疫調節療法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之17年後,第一個口服免疫調節療法於2010年9月正式在美國獲准上市。巫錫霖表示,此一口服新藥fingolimod是用於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的免疫調節療法,與安慰劑相比,口服新藥可使復發率降低55%,失能惡化風險降低30%;在另一份與干擾素相比較的研究中,口服新藥可使年度復發率顯著降低52%。相較於干擾素一週需施打3次,每日口服一粒的方式,提供病患較為方便的治療選擇。

巫錫霖提醒,在使用第一次口服此新藥物後,為達最佳治療狀況,建議醫師應同步觀察至少6小時,確認是否出現緩脈或心律不整的症狀,而病患也可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切勿自行中斷治療,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