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新聞(卑詩)

聖誕消費旺季臨近 警惕募款與中獎詐騙

【大紀元2012年11月11日訊】聖誕購物旺季來臨,人們開始慷慨解囊,與此同時,不法之徒的詐騙也在悄然進行,假各種名目的電話,正在打探您的錢包。消費者保護協會建議,一旦察覺不妙,當即掛機。至於中獎或廉價旅遊等詐騙,最佳防護,莫過於不貪不勞而獲之財,不佔不勞而獲之利。

(大紀元記者陳怡然溫哥華報導)隨著聖誕購物旺季的臨近,消費者在開銷上顯得更加的慷慨。但是您可能也察覺到越來越多慈善募款的電話,正在借機打探您的錢包。當然其中有許多合法的機構希望在這個佳節分享您的愛心,但是卑詩消費者保護協會提醒公眾,提高警惕、加強防范,避免詐騙。

  

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加拿大人接到過詐騙電話,卑詩省居民遭詐騙的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日前,省府協同卑詩消費者保護協會,共同倡導社區警惕電話慈善募款詐騙。

  

當局給予消費者一些建議,可以幫助防止掉進騙子的陷阱,包括在支付捐款前,要求對方提供一個書面的信息介紹;要求電話銷售員下次再回撥過來,同時致電募款的慈善機構,核實他們是否確實在運作這個募款計畫,並訪問加拿大稅務局網站http://www.cra-arc.gc.ca/chrts-gvng/lstngs/menu-eng.html,以確定該慈善機構在本國屬合法注冊;要求對方提供一個慈善機構的募捐稅務單。

  

如果消費者決定通過電話支付善款,那麼務必切記,要記下付款的日期和時間,話務員的名字、地址和電話號碼,慈善機構的名稱、付款金額,以及付款方式。而且在電話上用信用卡付款時,需額外小心。

  

卑詩消費者保護協會負責監管本省的電話銷售服務,包括通過電話募款的慈善機構。網站www.telemarketingrightsbc.ca提供了本省注冊的慈善機構名單,供消費者查詢。

警惕中獎詐騙

  

更值得一提的是,卑詩消費者保護協會提醒公眾要明確,如果電話推銷員告訴您中了一個大獎,還要你先付中獎稅金,你就應立即清楚,這是一個騙局。事實上,中獎者是無需為獲獎支付任何費用的。而不懂這點的消費者往往在支付中獎稅金後,才發現成為騙局的受害者。

  

列治文的馬文就差點成為這類中獎詐騙的受害者。她當時剛到加拿大不久,還是一個新移民,以為加拿大不像中國那樣,到處都是騙子。於是在一次電話中得知自己中獎時十分喜悅。這位電話員一定察覺出她毫無防范,就通知她帶著上千元的稅款到某個地點去領取獎金。她就問電話員,為何不能從獎金中扣除稅款,直接將余款給她,直到對方一再要求她付錢後,她才察覺不妙,避免了上當受騙。

  

每當想起這段經歷,馬文都覺得後怕。因此對於所有想立即促成的電話交易,她覺得都要保持冷靜。

如何應對詐騙電話

  

卑詩消費者保護協會發言人史密斯(Tatiana Chabeaux-Smith)表示,受害者只要一次被騙成功,就會登上詐騙集團的「名單」。隨後他們的信息將會在詐騙集團間不斷的交易和傳播,受害人將難以擺脫接連不斷的詐騙電話和信件。

  

不過,電話詐騙的特征也十分明顯,包括高壓戰術和要求您立即決定募款或付錢等。史密斯強調,對付騙徒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旦察覺不妙後趕快掛線。因為這些騙徒的溝通技巧十分專業,跟他們通話愈久,給予對方的機會就越多。

  

溫哥華的王靜說,她感到現在的騙術也越來越離譜,她就經常收到打著蘋果公司的名義,向她的手機發送一些電子產品的中獎信息。乍一看似乎是蘋果的網站,但是上網一查其實是騙子陷阱。

  

史密斯表示,無論是網絡、上門傳銷或電話推銷的方式,都必須警惕。不僅是長者,在這個購物旺季,所有的消費者都會成為騙徒的獵物。而很多消費者由於受騙金額不大或其他原因,往往不願再糾纏於其中,不向當局投訴,給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如果消費者發現掉入騙局之中,可以向本地警方報警,或致電1-888-495-8501,向加拿大反詐騙中心投訴。 ◇

========================

廉價度假做誘餌 警惕電話詐騙

  

(大紀元記者何堅溫哥華編譯報導)商譽局(BBB)日前警告消費者,最近出現的電話營銷詐騙。騙子們假借加拿大企業的名號欺騙消費者,以廉價休假為誘餌騙取信用卡信息。

  

據CBC報導,電話銷售員宣稱來自墨西哥度假勝地Karisma度假村,提供4人6天休假、要價999美金。但CBC核實,Karisma酒店根本沒有任何電話營銷。電話銷售員有時也說他們的交易是給西捷航空(WestJet)或航空里程(Air Miles)的客戶。

  

電話銷售員在電話中,說所有的度假酒店都是五星級甚至更好,還說他們是同加拿大航空公司合作,不過最後毫無疑問的是索要消費者的信用卡號碼。

  

值得一提的是,電話銷售員似乎為打消對方疑慮,在電話中叫對方詢問信用卡公司,並聲稱如果交易有問題,銷售員怎麼會提醒你詢問信用卡公司呢。

  

報導說,當CBC記者在電話中同銷售員還價時,電話銷售員不斷打折,最後給出首付99元的折扣。

  

西捷航空表示,安省南部、大溫地區以及亞省的消費者都是這種電話騙局的目標,並指出這種電話詐騙其實是非常老套的騙局。

  

西捷航空發言人Robert Palmer說,騙子們都是一些擅長花言巧語、騙取信用卡信息的人,許諾一個壓根不存在的度假優惠交易,目的就是消費者的信用卡。Palmer表示,西捷航空不會透露消費者的私人信息,也沒有進行過任何電話營銷。

  

他還表示,西捷試圖找出那些騙子,但未能成功,因為騙子們不但使用電腦程序隨機生成撥打電話號碼,同時也變更呼叫電話來源,以至於難以追蹤。

  

Palmer給消費者的最佳建議,就是掛機。因為找不到那些騙子在哪裡,他們是誰,所以消費者很被動,因此最好就是掛機。

  

商譽局的Mark Fernandes建議消費者不要把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在電話上透露給陌生人,否則信用卡不但可能被盜用,而且還可能用於偽造、甚至有組織犯罪。

  

他也承認這種詐騙太常見,因為人們想要度假,誰不想要一個免費休假。騙子們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能從想要獲得免費休假的人手中、騙取他們的信用卡號碼。他建議,一旦消費者認為可能受騙,應當立即報告信用卡公司。

(責任編輯: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