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動態

《大紀元》獲加拿大族裔傳媒獎

加拿大族裔傳媒委員會總裁:《大紀元》關心人類福祉獲社會認可

【大紀元2012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加東《大紀元》社長顧思穎11月9日晚,在多倫多代表《大紀元》接受由安省省督安利(David Onley)頒發的族裔傳媒獎。《大紀元》因為在報紙的內容、新聞自由、概念及視覺呈現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獲得了加拿大族裔傳媒委員會(NEPMCC)的嘉獎。

據加拿大族裔傳媒委員會總裁沙樂仕(Thomas Saras)介紹,今年5月9日慶祝新聞自由日時,加拿大族裔傳媒委員會在多倫多市政府舉辦了為期一週的族裔媒體展覽。之後委員會選出14個優勝的印刷媒體,《大紀元時報》成為獲獎報紙之一。

真實準確報導中國時事 對新聞自由做出貢獻

沙樂仕說:「《大紀元》贏得了華人社區。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大紀元》是一名真正的戰士,他們帶來了很多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包括活摘器官——殺人去獲取他們器官。事實證明,《大紀元》是一份在社區受到良好尊重的報紙,這份報紙為人類大家庭的福祉而工作,所以委員會決定提名《大紀元》。」

加拿大族裔傳媒委員會總裁沙樂仕(Thomas Saras)(左)祝賀加東《大紀元》獲獎(攝影:李丹/大紀元)

《大紀元》在2005年第一次獲得這個族裔傳媒委員會的頒獎時,被讚揚在中國政府承認之前,率先報導了非典肺炎(SARS)在中國的爆發,對中國人及世界其他人了解非典肺炎的真實情況起了好作用。

「7年後再次得到這個獎,我覺得非常高興。」加東《大紀元》社長顧思穎說:「評委特別看重我們對中國問題的報導,在新聞自由上所做出的貢獻。」

她說,《大紀元》廣泛、持續地對中共在人權上各種問題做了報導,「特別是自2006年以來,對中共大量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事件的報導,他們很看重。」

今年10月,顧思穎因為《大紀元時報》曝光發生在中國大陸的踐踏人權事件,尤其是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事件,獲頒「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鑽禧獎章(Queen Elizabeth II Diamond Jubilee Medal)」。

加拿大發行最廣的中文報紙 搭中西文化橋樑

《大紀元》努力向加拿大社會弘揚傳統中華文化的精髓,同時向讀者介紹加拿大主流文化及各種生活信息。在加拿大,《大紀元》從2000年開始的一份小版週報做起,2004年成為日報,同年年底開始出版英文報紙,2005年初開始發行法文報紙,並在加拿大6大城市發行。

「12年的歷程,隨著內容的不斷豐富,我們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讀者。」顧思穎說,現在《大紀元》是加拿大唯一前3大語種(英語、法語及中文)都包括的報紙,使非華語讀者能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大紀元時報》是目前加拿大華文日報中唯一獲得發行量認證的中文報紙,同時也是在加拿大發行最廣的報紙,「據我了解,我們在全國的發行量,在華文媒體中是最大的。」

加拿大總理哈珀在給《大紀元》10年慶的賀信中說:「《大紀元時報》廣受歡迎,成為讀者了解加國華人社區關注問題及時事的資訊來源。」

加拿大公民、移民及多元文化部長康尼在賀詞中說:「《大紀元時報》因新聞報導的出眾而獲得肯定和表彰,貴報多年來的努力已為自己在全球範圍贏得了廣泛而忠實的讀者群。」

沙樂仕說:「《大紀元》是一個出色的媒體,是個非常好的例子。很多媒體都在艱苦生存的時候,《大紀元》做的非常好,他們正在走入每日的主流社會。」

今年2月發生王立軍事件後,《大紀元》對中國政局變化的報導,使《大紀元》網站的訪問量從原來的每天100萬上升到最高的600萬。路透社記者4月份在採訪唐柏橋時說:全世界主流媒體現在都在看《大紀元》。

事實上,在與中國或華人社區相關的問題上,加拿大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引用或採訪過《大紀元》,包括《環球郵報《(Global and Mail)、《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城市電視(CTV)、《麥克林》雜誌(Maclean)等。

全面深入的報導和全方位資訊贏得忠實讀者

顧思穎說,從讀者反饋及調查結果看,大部分讀者稱,他們在《大紀元》上可以看到在其它媒體上看不到的內容,特別是在中國新聞方面。「其實,《大紀元》在本地及國際新聞、移民、教育、旅遊、房地產、汽車、飲食等方面,為讀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資訊。」

她說,一些讀者的反饋使她很受鼓舞,「他們說:『他們讀很多中文報紙,但最喜歡的是《大紀元》。』有些社區領袖說,他們每天都讀《大紀元時報》。」

大多倫多中華會館主席洪世忠說,他和太太每天看《大紀元》報紙,因為他們相信,在《大紀元》中「可以真正看到中國的實情。」

港加聯主席李樹德對《大紀元》表示,他每週看2、3次《大紀元》報紙,有大新聞發生的時候,會看得多一些。他說,《大紀元時報》的特點是敢言,報導包括的信息很豐富,這次獲獎,「我覺得實至名歸。」

台灣社區僑領蔡承志也是《大紀元時報》的經常性讀者。他說,主要關心加拿大的政治及時事新聞。「《大紀元》報導中立,文筆不錯。」

時事評論員李天明來自中國大陸,他說每週看2次《大紀元》報紙,但幾乎每天都看《大紀元》網站。

李天明說,《大紀元》「報導全面」:涵蓋了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人權、少數民族、歷史等;「非常有深度」:有很多專題的文章、專家學者的評論、深度地挖掘事件背後的來龍去脈;「專業」:評論一件新聞事件時,能夠通過採訪等手段獲取第一手材料;「非常具有人性」:對踐踏人權的事件不冷漠、不圍觀,而是給予同情,在揭露中共踐踏人權方面,「他們非常勇敢地站出來」。

「《大紀元》獲得這個獎項是當之無愧的。」他說。

已經退休的韓先生每天看《大紀元》報紙及網站。他說:「我甚麼都看,大陸的時事及新聞看得比較多。」

他說:「《大紀元》對中國新聞的報導一直都挺好的。其它的報紙很多事都不敢講,現在很少看他們了。」

《大紀元》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呈現使不少讀者受益。去年一位讀者在投稿中,講述了丈夫離她而去帶來的痛苦無助,她在閱讀《大紀元》報紙中獲得寬恕、包容的智慧,化解了對丈夫的仇恨,最後丈夫重返家園。

(責任編輯:何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