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宜花東

基隆蕃子澳灣 潛水愛好者的秘密花園

【大紀元2012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基隆蕃仔澳灣的望海巷漁港位於八斗子與新北市瑞芳交界處,是傳承百年的基隆中元祭典-放水燈掀起高潮的地方;同時,在蕃仔澳灣的對面,基隆人爭取近20年的海洋知性園區-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耗資50億經費打造,是海洋教育與地方觀光的未來希望。

蕃仔澳灣的海底蘊藏著各式各樣的珊瑚礁,被愛好潛水的人稱為「祕密花園」。此外,蕃仔澳灣也是東北角最重要的軟絲復育基地之一,近年來經人工漁礁培育的軟絲每年約15萬尾。

基隆市政府提到,蕃仔澳灣這裡也是基隆近海漁業的重要漁場,1年1立方公尺的人工魚礁,可以產生9公斤的魚獲,所以過去曾投入超過2億元的保育經費,準備將這片海域規劃為「海洋牧場」。

然而,位於新北市瑞芳的深澳火力發電廠,在運轉了47年後,於2007年9月30日吹熄燈號的同時,台電也宣布將於「蕃仔澳灣」興建一座長1‚460公尺、高於海面10公尺的「卸煤碼頭」,並預計於2013年啟動。

深澳發電廠廠長葉榮盛表示,蕃仔澳西側海域興建專用卸煤碼頭計畫,已於民國95年奉行政院核定為重大建設計畫,並於同年通過環評,目前在財政仍然不足的情況,台電總公司指示「緩建」,並未撤銷。

目前基隆民眾、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及環保團體,對於興建卸煤碼頭則持反對意見,認為興建卸煤碼頭不僅影響海洋生態,對景觀、觀光都有著極大影響。

海科館籌備處主任柯永澤曾發表說明,海科館的設立是以激發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並使海洋得以「永續發展」為使命的,但台電公司卻要在離海科館不到600公尺的潮境工作站附近,興建大型防波堤,如此不但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且在宣導海洋環境資源保育的博物館門口,蓋一個如此龐大的建物,將成為國際笑話。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教授方天熹表示,國家要開發新能源,必須在不破壞天然環境為前提下進行,才能讓世世代代免於面臨長期破壞與汙染的命運。

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破壞美麗的海灣興建卸煤碼頭,不但危害生態環境,也嚴重衝擊地方發展觀光。此外,卸煤作業帶來的噪音及粉塵,會影響居住環境品質,就如同昔日的八斗子、瑞芳及九份的居民常感嘆,小孩子鼻孔永遠是黑的…。

為此,決策者在估算成本時,是否考量了大自然所付出的成本?犧牲了自然海岸,成本會有多高昂,恐怕無人能計算。

(責任編輯:陳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