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周曉輝】習近平新規出台 李鵬玉泉山封路交警罵街

【大紀元2012年12月11日訊】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8項規定,其中的一條是「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對於時不時遇到的交通管制,很多老百姓是有著切身體會的,民間的說法就是:領導一出行,百姓要讓路,有時甚至需要在被封的路口等上十幾分鐘甚至半個小時。對領導如此行為,不僅百姓怨聲載道,而且交警們也是常常暗中罵聲連天。

筆者以為,除了必要的重大情況外,中共領導人的普通出行也喜歡提前封路、清場,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防止途中有人圖謀不軌;二是保證出行暢通無阻;三是彰顯權力的至高無上。至於是否擾民那就不是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旗號的領導人們所要考慮的了。

如今,在中共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新上台的習近平推出了8項新規定,旨在通過上行下效,改變中共在民眾心中的惡劣形象。為此,習近平也是身體力行。

比如,11月底,習近平等7常委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展覽時,就首次沒有封路,而且沒有提前告知博物館清場。12月7日,習近平前往深圳考察。據當地交警藉由微博透露,考察期間,車隊途經深南、濱河、濱海等多條主幹道,但交警並沒有封閉任何道路,公交、出租、私家車均與車隊並行。據悉,這是深圳首次對高級別交通勤務不封路。

至少從習近平的這一舉動看,應當說是符合其一貫低調、親民的作風的,至少沒有讓老百姓、交警暗中罵街,而且他似乎好像並不擔心「意外」發生。然而,習近平或多或少應該知道的是,不封路並不代表著地方當局事先沒有做足工作,只不過表面上的擾民之舉少了。

習近平推出的新規定以及身體力行是否可以帶動中共上上下下眾多的官員效仿,是否可以改變老百姓對官員的看法,目前還看不出任何端倪,但至少在這個「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非常時期,在職的官員們在表面上多多少少還是會收斂一些的。不過,對於這個新規定,中共的元老似乎有些不以為然。

就在政治局通過新規定不久,原總理李鵬循例去玉泉山洗溫泉,且照常讓北京交警封路,引得大冷天站在外邊的交警私下大罵。玉泉山位於海淀區頤和園西邊,乃是原清朝皇家園林的一部份,是與中南海並列的層層封鎖的軍政要地,警衛極為森嚴。據說,中共黨政軍領導人為了遠離城市的喧囂,都喜歡到此地辦公、休憩。李鵬就非常喜歡到這裡洗溫泉。

從北京市中心到頤和園如果不堵車,四十分鐘左右到是沒甚麼大問題的;不過,要是堵車,時間上可就難以保證了。因此,退休多年的李鵬讓交警封路,當然不是擔心甚麼人圖謀不軌,也未必是有意與新規對抗,而是希望保證出行一路暢通。只是李鵬的小車一路無阻了,其他老百姓的車呢?如果更多的元老們出於同樣的原因,無懼習近平的新規,習又如何處置呢?如果更多的官員效仿元老們,習又該怎麼辦呢?

在筆者看來,新規定雖然貌似有進步,但其在官本位的現實中國社會推行的阻力並不小,而且同時亦受著客觀條件的制約,因此基本可以斷言此舉是治標不治本。要知道,在中國這樣人治的社會中,連只有一官半職的小官員都不屑和老百姓混同,都要隨時彰顯權力的威力,更遑論早已深諳權力好處的高官們。只有在一個真正把人民當人看的民主社會裏,在一個由人民監督官員的社會中,才會出現沒有秘書、警衛陪同的市長坐地鐵和公共汽車的現象,才會出現不封路、不打擾民眾的領導人出行的場景,而這樣的社會才是中國人一直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