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博覽

春華秋實 美育樹人——劉煜畫展

【大紀元2012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白亞士報導)劉煜先生1919年出生於吉林省磐石縣,今年 93歲高齡的前輩老畫家、藝專美術教授,在藝壇備受敬重與景仰,但卻鮮為人知,對於劉教授而言,其謙沖內斂、淡泊名利的性格,藝術是對他生命體悟的總結。國立歷史博物館這次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合作,邀請劉煜教授於國家畫廊展出,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全面而完整的繪畫個展,展出內容主要為油畫、水彩、粉彩及素描等作品共200餘件,展期將至明年的元月27日;他的作品遊走在過去、現在和未來,許多作品橫跨了半個中國、穿越了近一個世紀,會場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作,為我們訴說大時代裡生命的紀實和感悟,同時也為戰後臺灣美術史,留下一抹美麗的印記。

劉教授夫婦2010年一同觀賞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對神韻有極高的讚譽與評價。(攝影:白亞士/大紀元)

劉煜先生1947年鉛筆人物速寫。(攝影:白亞士/大紀元)


藝術 不是風花雪月

一生境遇漂泊動盪的劉煜,誠如其愛女-畫家劉溥芊所描述:「我的父親一生追求美與品質,是一個非常潔身自愛清高的人,他在苦難顛沛中,活出樂觀的人生。……藝術對他而言,不是風花雪月的娛樂,而是一種心靈的活動,是他內在生命的出口、也是療傷、也是一種愛情。」他的作品遊走在過去的回憶、現在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憧憬,憑藉一生超過一甲子素描的功夫與豐富的創作經驗,無論現場寫生、或消逝的回憶,佐以詩意、想像與人文的關懷,繪出了最接近真實的永恆。

劉煜先生1942年素描作品 大森之雪。(攝影:白亞士/大紀元)


劉煜先生速寫草稿 馬蹄鐵。(攝影:白亞士/大紀元)


劉煜的母親擅工筆仕女水墨畫,父親以收藏名家書畫為雅好,雖雙親早逝,從小在家中耳濡目染,很早即展露繪畫天份。1934年東北淪為偽滿洲國,他考上磐石縣立中學,在圖畫老師的教導與啟發下,心中立下學畫的志向。1941年曾出任磐石縣稅捐處文書公職,然對美術的學習仍無法釋懷,幸參加了新京美術院的公費考試,順利取得赴日留學的機會。1941至1943年,在日本求學期間因表現優異,獲得兩次「川端龍子院長獎」,可惜原本順遂的習畫之路,因戰爭局勢日益緊張,只得休學返國。原決定投筆從戎參加抗戰,由於戰事提早結束,乃進入國立杭州藝專就讀,受教於呂霞光、林風眠、關良等名師。

劉煜先生2008年油畫作品 憶長城。(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美育樹人 桃李滿天下

1947年劉煜蒙呂霞光教授推薦,來臺灣擔任省立工學院(今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顏水龍教授的素描助教。然而1950年白色恐怖期間蒙受了7個多月不白之冤,後獲無罪釋放輾轉任教於臺南空軍子弟學校,及臺大醫院教材室擔任攝影工作,其後終受聘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始回歸到他所熱衷的繪畫藝術領域,無私而熱忱的奉獻教學達30餘年,美育樹人、桃李滿天下,因而多次獲頒教育部優良教師獎、金爵獎、中華文化教育獎等,可謂春華秋實、實至名歸。



劉煜先生1993年作品 魔術師。(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劉煜用生活體驗、以時間淬鍊出對繪畫藝術的堅持,真誠地發現與洞見造形藝術之根源,更成就了他不受形式拘束的繪畫風格,在他持續不輟的教學、習作、創作下,畫中處處流露出深刻的人道關懷,畫家一生熱愛的靜物畫,也隱隱透出他堅毅、自持的象徵寓意以及對生命的熱愛。



劉煜先生2007年瞭望大尖山 水彩作品。(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專題演講

101年12月29日 週六 14時30分~16時30分

國立歷史博物館遵彭廳

講題:「淡然出入悲歡門—劉煜人道主義的藝術」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蕭瓊瑞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