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高市推陽光屋頂 光電智慧社區完工

【大紀元2012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為落實綠能生態理想,高雄市今年加大力度推動光電智慧建築計畫,由市府工務局及經濟部能源局輔導建置的全台首座4.5米光電智慧社區-高永建設案,26日在鳳山區映美墅社區舉行太陽光電工程完工啟用典禮,副市長陳啟昱親自頒贈認證標章,多位民代亦到場觀禮,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高雄市副市長陳啟昱(左)頒贈「光電智慧建築認證標章」予高永建設總經理徐淑美(右)。(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配合經濟部「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推動專案,高雄市政府率先全國制定「綠建築自制條例」等4項光電建築法令,其後並於7月發布補助實施計畫,10月啟動光電媒合平台;主要在鼓勵公私有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打造高雄成為生態綠能城市。據能源局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高雄市申請同意核准案計有235件,佔總數24.15%,居全國第一。

陳啟昱表示,高雄排碳量佔全台的1/4,如何節能減碳已成為施政的迫切課題;預見到太陽光電將成為未來主要能源之一,且南台灣日照充足,高雄將推廣太陽光電列為優先方案,積極打造綠能與生態並存的永續城市。市府啟動光電智慧建築計畫,目標希望未來每年至少為高雄增加10百萬瓦光電屋頂,相當10座世運主展館設置量。

工務局長楊明州強調,高永建設案為全台第一座陽光屋頂高度4.5米、並結合雲端科技的光電智慧社區,可讓住戶與系統廠商了解光電設備的運作狀況。另值得一提,該案係由建商在未售出的建物屋頂統一施作太陽光電板,以贈送購屋客戶;而已出售的房屋,則透過溝通拜訪及說明會,以凝聚社區共識,其間並有能源局多次的現勘協助及專案輔導,歷經近6個月努力,終於克服困難,建置完成。

高永建設總經理徐淑美表示,映美墅社區建物申裝太陽光電高度提高到4.5公尺免計面積,這對底下空間的運用大有幫助,可供作遮蔭、休憩、綠化等使用,且也可避免二次施工的問題。但太陽光電的推動,還包含銀行融資、台電傳統電度表體積、社區型建物發電設備合併計算、10峰瓩以上躉購價降等諸多問題,都是民眾及建商會遇到的問題,希望中央可以儘速協助處理。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南部太陽能學校執行長艾和昌表示,映美墅社區裝設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每戶為4000-5000瓦太陽光電模組,約佔用12-15坪面積,一年可產出6000度電力,若全額躉售給台電,以每度9.24元的收購價估算,每年可進帳5.5-6萬元左右。

艾和昌說,太陽光電系統使用年限約20至25年,安裝設施經費大概40多萬元,依此核算,8年即可回本,後續收益則成為家戶盈餘。他認為,綠能與綠金一舉兩得,光電智慧建築的前景看好。

(責任編輯:張雅云)

教育部南部太陽能學校執行長艾和昌,為來賓解說監控太陽光電發電效能的雲端系統。(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高永建設總經理徐淑美(右4)、教育部南部太陽能學校執行長艾和昌(左5),以及高雄市議員們一同參觀映美墅光電智慧社區。(攝影:李晴玳/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