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埃及穆爾西式獨裁新憲 經濟前景堪憂

【大紀元2012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埃及總統穆爾西(Mohamed Mursi)25日晚簽署伊斯蘭主義教徒主導通過的新憲法,使生效成為法律。他聲稱,新憲法將有助終結政治動盪,並讓他專注於整治脆弱的經濟。但推行以教士主導的憲法,勢將加劇社會動亂。

而反對者則聲稱,新憲法背叛去年2月拉下前總統穆巴拉克的革命行動,並斥穆斯林兄弟會在公投上作弊。

在只有32.9%的投票率下,埃及最高選舉委員會25日宣佈,新憲法草案在兩輪公投中以63.8%支持率獲得通過。

埃及經濟體系不佳,過往都靠美國和西方國家支援。執意推行伊斯蘭體制的穆兄會掌權,這個曾經以恐襲來推行理想的組織,強推的新憲無法獲得近半數埃及社會的認同。反對派認為,這是獨裁者推出的獨裁憲法。

社會動盪致民眾擠兌,埃及人民過去幾週憂心經濟危機加劇,許多人擠兌在銀行的存款,政府則採行新的限制措施,以減少資本外逃。

埃及重回穆巴拉克時代

《經濟學人》指出,新憲法草案的大綱,其實與穆巴拉克政權倒臺前的舊憲法大同小異,規定總統擁有廣泛的權力。在234項條文中,雖包括公民自由、個人權利、家庭價值及國家認同等用詞;然而在各項細節中,卻讓穆爾西所屬的穆斯林兄弟所擁有的權力,與當初穆巴拉克並無不同。

令民眾爭議不斷的還有,上一條規定工人有權自由組織工會,但下一條卻限制每一種專業勞工只能成立一個工會;憲法雖然保障宗教自由,但任何侮辱穆斯林先知的言行將受到懲罰。

該新憲第二條規定,「穆斯林教法的原則」是立法的主要根源;但第四條又說穆斯林教法則應由愛資哈爾穆斯林大學(Al Azhar)的學者來解釋,而非由國會或法院。也就是說,穆斯林教士(遜尼派穆斯林)有權對憲法任意「定義」。

新憲中還明訂,國防部長統領、掌控軍隊的預算及運作,並且保留逮捕及審問公民之權。

反對政教合併

批評者稱,新憲法草案使自由派、基督教徒和別的少數反對派感覺被排除在立憲會議之外,新憲法裡沒有他們的聲音。反對派還認為,新憲法混淆了政治和宗教信仰,允許教士干預立法程序,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對少數派的權益保護不夠。

反對派救國陣線(National Salvation Front;NSF)發言人達烏德(Khaled Daoud)說,新憲法沒有代表所有的埃及人。

可預見穆爾西通過由穆斯林兄弟會主導的埃及新憲法,將加劇埃及的分裂。因為由穆斯林兄弟會主導的新憲法,無視婦女的權利,並忽略個人自由。

穆爾西強勢擴權致社會不穩

今年總統大選時,就有媒體分析,此次大選為爛蘋果選戰,無論由代表舊政權的前總理沙菲克(Ahmed Shafiq)或是穆兄會推舉的穆爾西誰當選,都與民眾革命運動的理想相去甚遠。

結果穆爾西6月以微小差距險勝沙菲克,當選為總統。但穆爾西主政不到半年,就解散上議院,並將自己的權力凌駕於司法之上。

大多數埃及民眾認為,他們推翻獨裁的勝利被劫持了,開始上街抗爭;加上穆巴拉克垮臺後,埃及政權先由軍隊把持,後由穆斯林兄弟會主導,不論哪一派主政都未將埃及社會秩序導正,民生經濟日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月28日警告說,對埃及至關重要的48億美元援助貸款協議能否最終達成,完全取決於該國的經濟形勢能否維持目前的狀態不變。且欲獲得IMF貸款,就必須大範圍提高銷售稅,更增民怨。

反對派和支持派互相攻擊,時有衝突暴發,令外資裹足不前。埃及經濟能否真正復蘇,依賴於政治局勢的穩定,才能吸引外資重回埃及和外國遊客前來觀光。顯然短期內,埃及政治局勢難以穩定。

標準普爾公司24日才以埃及政治危機引發高度緊張為由,調降埃及主權信用評等,調降到和希臘相同的垃圾等級「B-」,並警告可能進一步調降評等。

埃及財政部長薩伊德日前表示,本財年財政赤字將增加至1,850億埃鎊(300億美元)到2,000億埃鎊(324億美元),大大高於原先估計的1,350億埃鎊(21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