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

微博實名制 學者:剝奪人文字之自由使用

【大紀元2012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敬一報導)北京在過年前,端出「實名制」,熱議未止,後又推出《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學者表示,語言文字表達是人的基本權利。

北京日報報導,記者從市互聯網信息管理辦公室召開的《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座談會上獲悉,3月16日前各微博網站要完成規範用戶真實身份信息註冊工作。未通過真實身份信息比對的微博用戶將不能在微博上發言、轉帖,只能瀏覽相關內容。

北京民眾網上表示,今天登錄搜狐微博,彈出窗口提醒他:「請遵守《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使用微博客服務。」非強制性地要求他進行實名認證。這是國內各大微博中,率先推行實名認證的。

3月16日之前,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大網站微博都將實行實名制,具體為前台自願、後台實名;此後所有未實名認證的老用戶將被強制攔截,不能再發言、轉發。

學者:語言文字表達是人的基本權利

河北大學何教授對大紀元表示,語言是人進行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人與動物的區別。地球上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語言文字。中國實行「微博實名制」是遏制人的本能,剝奪人的語言文字自由使用的權利,是喪失人的本性的一種行為做法。

在中國廣泛推行實名制,影響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儲蓄、看病等少數能為社會接受的實名,到網絡、手機、自行車,菜刀,住賓館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的購買和使用,再到連購買豬肉、避孕藥,看愛滋病的實名制。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只有那些涉及個人信用以及國家安全的才可以實行實名制,其他領域則給老百姓的自由越多越好。

上海政法學院科技法研究中心曹陽教授表示,不應使用法律手段強制推行微博實名制,對於謠言等問題,應該通過市場的主動限制、法律外的其它準則(道德等)、代碼技術過濾等手段來規制謠言,還可採用事後司法手段和形式來進行處理。曹陽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實名信息存放於微博網絡服務提供商處可能會遭受黑客攻擊或由於其它監管不力因素造成用戶個人信息的洩露。」

《南方週末》報導,在與網絡有關的實名制推行之時,國內爆發多起民眾網路信息洩露事件,2011年12月21日,國內最大的程序員社區CSDN上600萬份用戶資料曝光。22 日,多家網站近5,000萬用戶信息洩露,29日,廣東出入境政務服務網400萬用戶信息洩露。

民眾表示,文字獄時代要來了

天津民眾對大紀元表示,現在的中國人失去了所有的自由與隱私,從住宅到社會所有人能活動的場所都安裝監控器,不要說走出家門就進入監控區,有的被政府認為不安定的家庭,家裏都被監控。在這嚴密監視下,人們唯一尋求「自由」空間的微博,現在也實名了,中國人「文字獄的時代要來了」。

北京的劉先生表示,實名制以後,誰還敢說真話,真實的話不能輕易表達,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何教授表示,在IP可查的情況下,不實名也一樣能被定位,網民們早就處於實名制狀態了。他們仍然在微博上發表社會每天發生的大大小小各類事件,表示他們對事件看法,對貪腐的揭露,對災難性事件做最先發佈。

微博「實名制」目的昭然

中國目前有5億多網民,已經對傳統媒體嚴厲控制的中國政府,現在對互聯網的力量和影響越來越擔心。分析人士認為,十八大之前的維穩工作是中共當局目前的重中之重,而用戶實名制則是為了防止微博上散佈反對共產黨的敏感信息,引發所謂的「社會動亂」。何教授表示,微博實名方便執法機關快捷逮捕網絡「活躍份子」。言論自由的國家不需要這些限制。

(責任編輯:江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