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緊縮難了事 希臘悲劇落幕成疑

【大紀元2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特稿)21世紀版的希臘悲劇正上演著債台高築、財政窘困、民生凋敝的戲碼,但希臘敲定符合歐洲聯盟、歐洲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條件的緊縮方案後,就能讓悲劇順利劃下句點嗎?

希臘144億歐元(約新台幣5597億元)的國債3月20日即將到期,人窮志短的希臘猶如財政部長范尼塞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所言,得在「壞」和「最壞」擇一時,只能選擇前者,避免最壞發生。

歐盟(EU)最終也為希臘的「壞」選擇背書,可望紓解希臘的燃眉之急。

但是以政治決定要求人民勒緊褲帶,導致數萬情緒沸騰的希臘民眾上街抗爭,顯見就算歐盟、歐洲央行(ECB)與國際貨幣基金(IMF)致力結束歹戲拖棚的希臘悲劇,展望可預見的未來,此一悲劇仍無法落幕。

希臘國會12日通過的緊縮方案,目的在爭取第2輪1300億歐元的紓困款,但希臘2010年5月取得首輪1100億歐元援助後,卻未見改善,希債反而更形惡化。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統計,2010年希臘第3季的國債總額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約139%,但去年同期已增至160%,GDP也由2010年萎縮4.5%,至去年萎縮幅度又增加了1.5個百分點,達6%。

對於當前希臘與整個歐洲的困境,經濟學家早已提出不能單靠砸錢救亡圖存。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er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經濟學家葛羅斯(Daniel Gros)分析,當前經濟危機肇因於銀行與政府缺乏擔保貸款的能力,以致市場流通力道不足。

1月30日閉幕的歐盟峰會宣布,歐盟要投入820億歐元基金,刺激歐洲景氣與促進就業,回應了葛羅斯提出應當增加流通,活絡經濟的主張。

但820億歐元如何分配還沒著落,希臘又因1300億歐元紓困款再度緊縮支出,億萬富翁兼慈善家索羅斯(George Soros)即預言,就算希臘獲救也無助當前經濟情勢,並非空穴來風。

再者,即使希臘敲定有助取得1300億歐元援助的緊縮方案,但它是否真的拍板?仍有值得觀察的變數。

例如,希臘即將在4月舉行國會選舉,當前希臘各政黨或因迫於無奈,對民意視之為洪水猛獸的緊縮方案投下贊成票,但在愈接近選戰的關鍵時刻,各政黨是否還能拿出政治家的道德勇氣,承擔緊縮政策的歷史共業?

果不其然,第2大黨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領袖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已率先開出第1槍。這位可能是下屆希臘總理的熱門人選不否認,這回緊縮方案表決他投下贊成票,但又發表聲明,大選結束後,緊縮方案可再檢討。

儘管歐盟立即警告並提醒他在投票時表達的政治承諾,但希臘總理巴帕德莫斯(Lucas Papademos)在接受歐盟峰會通過的化解希債危機方案後,又反悔並揚言要訴諸公投的例子,使人聯想薩瑪拉斯若出任總理,也有緊縮方案再生變的可能性。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證明,紓困救援希臘,徒使希債有增無減,巴帕德莫斯的先例與薩馬拉斯的表態,更使紓困救希臘的緊縮方案能否落實,出現重重變數。

如何讓21世紀版的希臘悲劇不再歹戲拖棚,顯然已無法只靠砸錢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