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核電供應下降 重塑全球天然氣市場

【大紀元2012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賽琳報導)去年日本地震後,全球積極尋找新能源以替代核發電。此時美國正計劃將其大量的天然氣銷往海外,使得全球天然氣市場重新洗牌。

在地震顛覆核工業前,日本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馬來西亞、卡達和澳大利亞是其主要的供應商。根據官方數據,在2011年,日本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增長12%至7,850萬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預測,今年仍可以看到兩位數的增長,

雖然化石燃料會產生溫室效應,日本用戶認為天然氣比煤炭清潔,比石油便宜,比太陽或風力發電更容易獲得。

這個島國生產的天然氣不足其消費量的4%,其餘部份從海路進口是一個複雜和昂貴的過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北美已經出現第一波將新發現的天然氣供應銷往日本和亞洲其它地區的項目。在澳大利亞,1月中旬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Inpex Corp.)和法國道達爾公司(Total SA)也為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近海氣田之一的340億美元發展計劃開了綠燈。基於國內市場的需求,就是遠在莫三比克,日本公司也在購買獲得天然氣的權利。

美國將是最大淨出口國

因為得益於長期未開發的頁岩地層釋放的氣體,美國燃料市場正在轉型,與世界各地對天然氣日益增長的需求正好契合。華盛頓的官員們預計,美國在未來幾年將成為一個天然氣淨出口國。

出口商會在一個敞開的價格差中獲益。在美國,百萬BTU(British thermal units)單位的天然氣價格是2.50美元。在日本,同樣數量的價格是16美元左右。

一個原因是:要將天然氣運抵亞洲,能源公司必須將燃料過度冷卻並將其轉換為液態形式,然後裝在油輪裏漂洋過海,最後再將其轉換成天然氣。這是非常昂貴的。

美國公司計劃在至少8個地點建設出口碼頭。伴隨其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薩賓帕斯(Sabine Pass)的項目,謝尼埃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 Inc.)是推進最快的。謝尼埃已經在1月30日同意每年售賣3500萬噸的天然氣給韓國天然氣公司。

擁有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日本商船三井有限公司(Mitsui OSK Lines Ltd)的總裁武藤幸一(Koichi Muto)說,即便是算上在出口碼頭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上的投資,「你仍然可以在日本以約12至13美元的價格出售液化天然氣而獲利」。

拋棄核電 將大量倚賴天然氣

日本最大天然氣公用事業東京煤氣公司(Tokyo Gas Co.)總裁Tsuyoshi Okamoto表示,能源供應自去年3月11日起已大幅改變。

去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廠遭受地震和海嘯衝擊而崩潰。之後,在2011年的後三個季度,日本的電力公司已經將天然氣進口提高了大約75億美元。

這些進口,以及地震引起的工業停產,造成日本30多年來產生首次貿易逆差。

上週一(13日),日本的公用事業報告了另一個關於液化天然氣進口的大幅增加,稱今年一月份進口了519萬噸液化天然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9%。就在2010年,30%日本電力由核反應爐提供。

日本已陸續關閉54個核反應爐,目前只有3個在運行,最後一個定於在四月或五月關閉。日本的產業部長說,人們要為應對無核電的夏天做好準備,這幾乎是發達國家和平時期史無前例的轉變。

日本積極尋找海外天然氣來源

日本核電供應下降,緊迫需要尋找更便宜燃料。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的主席Toshiaki Kitamura說,「如果只是等待開發者將貨物送到市場上,我們就不能獲得穩定的供應」。相反,日本需要得到燃料的直接所有權。

由三菱公司為首的一個財團已經擁有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科爾多瓦(Cordova)頁岩天然氣項目50%的股權。三菱財務總監Ryoichi Ueda說,公司正在擴大其在北美的天然氣資產。「我們計劃將其變成液化天然氣,再運送到東亞。」他說。

三井物產公司(Mitsui & Co.)11月表示,它希望賣掉莫三比克海岸附近氣田大約每年500萬噸液化天然氣給日本用戶,或該項目的第一階段計劃產量的一半。

另外,東南非洲國家沿海的天然氣儲量至少有30萬億立方英尺,而三井擁有20%的股權。

在澳大利亞,日本政府部份擁有的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計劃在五年內投資近250億美元,建設一個名為Ichthys的巨大的近海氣田,產生的天然氣將由一個550英里的管道輸送至澳大利亞的達爾文,然後變成液態天然氣運送到日本。

日本現有的供應商,特別是卡達和澳大利亞,可以提供更多的液化天然氣,但與這些供應商長達數十年之久的安排,往往將日本液化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綁在一起,而後者目前已經飆升。

歐亞國家也尋找天然氣

不只是在日本,歐洲和亞洲的國家也在尋求擴大天然氣進口,有些是因為要遠離核電。

德國之前已表示要在2022年前關閉其核電廠,俄羅斯在11月新開了一條天然氣管道。英國在福島核災後將核擴張計劃放緩,英國天然氣集團(BG Group PLC)已簽署了一份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的合同,該公司正在探索新的供應。

東京與韓國時而冷淡的關係正在回暖,部份是因為這些國家在尋找低價格液化天然氣方面有共同的利益。日本的選擇一定會產生地緣政治後果。

加拿大正推動液化天然氣從其西海岸出口,並且已經頒發給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靠近基蒂馬特(Kitimat)的太平洋沿岸的兩個項目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奧利弗(Joe Oliver)去年年底訪問東京時,大力推薦這些項目的前景。「這些項目將大力推動加拿大天然氣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他說。 「這也將有助於滿足日本對能源的需求。」

(責任編輯 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