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伊朗禁油 對油價影響不大

【大紀元2012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伊朗停供油,以英鎊與歐元計價的原油價格逼進新高,讓已承受歐債危機與經濟成長停滯的企業與家庭更感艱難。但伊朗財政靠石油輸出支撐,無法不賣油,故對石油買家只是再分配。

伊朗石油部副部長繼19日宣佈,停止向英國和法國出售石油後,20日(週一)又表示,可能停止對西班牙、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德國和荷蘭的石油出口。

由於伊朗再威脅停供歐盟六國石油,週一美國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繼續上漲,漲至每桶105.09美元,接近此前觸及的9個月高點105.21美元,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升至每桶121美元上方的8個月高位。

有分析指,伊朗突然禁止向英法售石油,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1年前9個月伊朗出口法國的石油佔到伊朗總出口量的2%,而出口英國則不足1%,並且英國去年第三季度起已完全停止進口伊朗石油。英法兩國對伊朗石油的依賴度也不高,法國進口伊朗的石油佔總需求量的3%,英國也只佔1%。

伊朗急找新買家 油價無大變化

當前伊朗經濟形勢並不樂觀,高通脹率、高失業率和貧富懸殊三大問題日趨嚴峻,佔國家財政收入大宗的石油出口,若歐盟禁運伊朗石油,促使伊朗經濟雪上加霜。

石油出口是伊朗經濟主要命脈,占國家總收入的80%以上,而伊朗對歐盟石油出口約占總出口量20%。伊朗必須出口石油以支撐國家財政,在禁運制裁期間,就算找到新買家,也需降價以求。

據《德黑蘭時報》18日報導,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與中共「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協議,將對中國石油出口由2011年的每日22萬桶,提高至每日50萬桶。據國際能源署(IEA)記錄,中國是伊朗第一大石油出口國,中共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10%。

伊朗日均出口原油260萬桶,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近250萬桶的剩餘產能,即便伊朗停供歐盟石油,也將不會影響歐盟的石油供應,何況IEA還有石油庫存。因此,伊朗停售石油,全球原油供應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近期歐元區PMI出現回升勢頭,但還處在枯榮線附近,加之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低迷,歐債危機前景不明;中東動盪未歇,消費者信心疲弱,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市場過度反應。

今年早些時候,伊朗石油部長加塞米就警告,若外國繼續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國際原油價格將會升到至少200美元一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