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新烏山嶺引水隧道 環評通過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8日電)嘉南水利會舊烏山嶺引水隧道老舊不堪,計劃興建新烏山嶺隧道,但位址鄰近斷層帶,引起環團擔憂興建安全及完善應變措施。環保署環評大會今天有條件通過此案。

「新烏山嶺引水隧道興建計畫」在去年11月「有條件通過」環評專案小組初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上午召開第214次環評大會,討論審查此案。

開發單位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說明,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水利工程,於民國8年因應嘉南平原的農作灌溉興建,烏山嶺引水隧道是串聯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的唯一引水隧道,負擔嘉南公共給水、工業用水及嘉南平原6萬餘公頃農業灌溉用水的重責。

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說,烏山嶺引水隧道在民國19年完工,至今已使用逾80年,烏山嶺引水隧道出現裂縫、漏水及淺層滑動現象,已經多次維修補強,經評估後認定,有興建新烏山嶺引水隧道的必要。

嘉南水利會表示,「新烏山嶺引水隧道興建計畫」的效益,能避免突發性損壞停水,整修後的烏山嶺隧道可納入嘉南地區水源的備援系統,提升嘉南地區供水需求穩定性,颱風期間也能穩定供水。此外,利用水力發電蓄水產生的位能屬低碳能源。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指出,環保團體在去年11月的環評專案會議上就已提出環評書資料有誤、出土量估計有誤、觸口斷層有通過等質疑,要求開發單位回覆釋疑再審。但至今卻未從環保署或開發單位獲得任何釋疑解釋。粘麗玉於今天的環評大會上表達抗議。

粘麗玉補充,曾文水庫壩址離斷層帶僅4公里,若發生7級以上強震,壩堤恐將崩塌,開發單位如何確保施工及完工後的營運安全?環保團體不希望表達抗議有如狗吠火車,盼環保署勿漠視人民聲音。

開發單位回應,開發過程對生態監測會確實依環說書執行,隧道口前50公尺也不用爆破,並會架設防震門。至於環團憂慮的斷層問題,施工過程震動約2級以下的地震,應不致影響安全。

環評大會於今天中午決議,除依初審決議要求外,開發單位應再補充說明部分監測計畫,「新烏山嶺引水隧道興建計畫」以有條件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