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經濟學人》:是什麼讓溫家寶憂慮?

【大紀元2012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編譯報導)今年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備受矚目,溫家寶充滿感情色彩的發言被美聯社形容為「swan song」(天鵝的輓歌),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則以《是什麼讓溫爺爺憂慮》為題對其表現做出報導。

溫家寶的10年總理任期還剩下一年,是他留下遺產的最後機會。週三,他最後一次執行總理職位最高調的任務——在每年一次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的橡皮圖章會議)結束時召開記者招待會,此次還延長時間回答問題。

整整3個小時,溫家寶面對人民大會堂聚集的數百名中外記者和全國的電視觀眾,對一系列頗具挑釁性的問題做出了漫長、細緻甚至是有趣(目前而言這倒不足為奇)的回答,充滿了要點和相關數據。議題包括:中美貿易摩擦,人民幣估值、經濟增長的目標、地方政府的債務和社會福利開支。

而在應對其他各種問題時,溫家寶的回答是含糊且無趣的。他幾次藉機強調政治改革的重要性,甚至發出警告說:曾經撕毀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式過激行為可能再次發生。

許多觀察家已對溫家寶的政改承諾變得深度懷疑。多年來,他和他的親密戰友一有機會就會吹起改革的號角。批評者卻引用他以前那些從未落實的宣言,抱怨說如果在溫家寶當政的9年中哪怕有一點進步的跡象,這些高尚的宣言都會更有說服力。

人們懷疑「溫爺爺」是否對改革只說不做是有原因的。2010年夏末,他在接受外國記者採訪和對中國觀眾演講時都曾語出驚人,不僅提出改革勢在必行而且說中共內部對改革有「一些對抗」。儘管溫爺爺位居中共最高層,他的言論卻如同發自一個憤憤不平的網絡博主,被中國的官方媒體廣泛消音。

中共政治精英階層是如此不透明,很難看出對溫家寶的懷疑是正確的,還是他是一個努力避免被邊緣化的孤獨鬥士。但在14日長達3個小時的實況轉播期間,溫家寶幾次以他極具特色的平緩措辭回到政改主題。

週三,一位新加坡記者直接了當地問他對改革的興趣,以及提倡改革所面臨的苦難。(從今年1月以來,中國政府新聞管制機構一直忙於調查外國記者會提出什麼問題,微調他們的提議並最終決定誰會被叫起提問。在中國,「記者招待會」一詞恐怕不夠準確,因為即興發言是不被提倡的。因此,新加坡記者提出的問題不應該是溫家寶沒有預料或不歡迎的問題。)

在回答這位記者的問題時,溫家寶警告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思想並沒有完全清除,中國要解決目前的問題光靠經濟改革是不行的。「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仍然是需要的,否則,他說:「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

他在回答其他問題時也會回到這個主題,呼籲將村一級的普選推廣至更高的政治結構中。這個曾經在中國領導人之間流行的話題近年來不再被強調了。然而溫家寶說,如果群眾能在村一級管理自己的事物,他們也能逐漸在鄉級和縣級取得成功。

當被問到最近發生的重慶官員王立軍在美國領事館滯留一天顯然試圖尋求庇護的鬧劇時,溫家寶給王立軍的上級、重慶領導人薄熙來來了乾脆的一拳。薄熙來曾被廣泛視為中共政治局常委的頭號候選人。溫家寶說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薄熙來最著名的舉措之一就是所謂的「唱紅」運動,即重唱文化大革命的紅歌,回歸文革時期的部份理想。溫家寶在回答重慶問題時再度提到文革的錯誤,毫無疑問地將矛頭指向薄熙來。不過他很快又將話題轉向改革的重要性,顯示薄熙來可能不是他唯一的打擊目標。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