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

率真天然的空間

——讀子正詩文有感

【大紀元2012年03月02日訊】「朋者,比肩而立者也。友者,意氣相投者也。

朋友者,比鄰相依而心意契合者也。

網絡者,交流之橋也。

網友者,藉助網絡相知且相交者也。

文友者,以文相交者也。

文字,心意之表也。真文字,表裡如一也。假文字,文是心非也。

上網有時矣,識人也多矣,然,真朋友者,鮮矣。

何者?蓋真能以文通心意者,非可強求也,必緣分所致者也。」

子正在他的一篇博文「何為文友」的開篇中如是說。

說到文友,不由回憶起從去年年初在紀元博客開博至今,大約整整有一年時間了,或許是個性的原因使然,我卻不太喜歡與其他博主們主動相邀,四處呼朋引伴,所以無甚博客好友。

如子正言:「觀相呼於網絡且如火如荼者,多非文友也,實以情相交也。情之者,如水火者也,熱之可溶堅冰,冷之則透骨髓。以水火煎熬,身心幾為摧殘矣。」

畢竟,開博的目的不是為了交友,或是純粹去抒發個人的某種情感。以自己來講,我的那個博客空間就是以「情感世界」為主題,而宗旨是在情感、婚姻道德方面的回歸傳統,在十惡不赦的末法時期,能夠「截窒世下流」。(《洪吟二》〈普照〉)從這一層面上看,我非常贊同子正的觀點,「文友者,以文相交者也。」

欲交文友,先看其文,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讀子正的文章最早是那篇《殺魚風波》,那放逸、幽默的文字,生動的描述,彰顯出筆者自身超然、曠達的人生境界,著實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令人眼前一亮。再看看作者是——子正,子正是誰呢?於是在大紀元網頁上找到了他的另一篇文章《嘴巴是用來幹甚麼的》,文中生動、洗煉的文字表達了「廣傳真相,多說善言」的思想,如作者云:「說真言、說善言,這是上天賦予嘴巴的真本性,而說假話,出惡言,則是違背天意的惡行」。次日又看到另一篇新作《真善忍的修煉者樂的是甚麼》,作者以簡潔、凝煉、優美的文筆,從「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角度,闡述了正法修煉者的偉大使命,修煉人的慈悲、高遠情懷躍然紙上。

之後,偶然在紀元博客上看到了子正的博客,隨即點開,欣然一睹為快。這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空間。但你若仔細看一看,博主並沒有上傳幾張圖片,「詩情畫意」從何而來呢?他的詩文就有這種感染力,率真、天然,如流淌、躍動的一串串音符,又似一幅幅美麗、栩栩如生的山水圖,啟迪心智、促人深思。

「我生而有限,而時空無限,能與人者也不多。與之而不以心,虛情假意也,不如無。

故,吾之擇友也,必慎。與之必以真必以善。

客套者,非吾所熱衷也。心誠者,固吾所願也。

吾之友,其文,吾必用心讀之,用心評之。

吾之文,也需友用心讀之,用心評之。

不矯飾,不妄語,言必以心,是為真言善言。反之,吾厭之。」這是子正在「何為文友」中一段令我感到汗顏的文字,相比之下,很是慚愧,亦更覺自身的淺陋。但仍想解釋的是,自己本不是隨意恭維之人,更不喜客套,如前文所言,雖時常瀏覽大紀元博客,但我不習慣在網絡上與眾多文友彼此熱絡聯繫。之所以為子正留言,可能是文章呈現出的浪漫、深邃兼具的文風與他自身率真、灑脫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打動了我;或許「緣分所致」,我與他的氣質或曰特質有著某種契合;亦或因為博主的才學、文字功力與修煉境界遠在自己之上,所以才會有發自內心的欣賞、共鳴與讚歎。

近日時常光顧子正的博客,發現空間裡面博主的作品頗為豐富。設有「飛鴻雪痕」、「談古說今」、「柳絮露珠」等幾個版塊,這些版塊裡面全是他的原創作品。細細品讀,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而且會發現他的文思敏捷、暢達,每日的所見、所思、所悟皆成詩文,可稱得上是「快筆」。

讀者朋友可以去子正的博客空間裡去轉一轉,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最後,祝願子正的美文嘉作能夠源源不斷。還要感謝他的文章「何為文友」,為我帶來的重新審視和省思自己的機會。

後記:寫完這篇讀後感,看到那篇博文「何為文友」已被修訂成了「由李白交友、待友之道說文友」。(已在大紀元的人生感悟版發表)「由李白交友、待友之道說文友」就取自於「何為文友」,但與原文比,略有改動和刪節。

我個人認為,「何為文友」一文直抒胸臆,行文流暢,正如作者言,「率真天然,善意款款」,對文友的詮釋和闡述更給人以絲絲入扣之感。靜心讀之,頗有李白超逸、豪放之文風,實屬難得一見的好文。若讀者感興趣,「何為文友」目前仍可在子正的博客空間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