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首爾核安峰會 全球聚焦朝鮮

【大紀元2012年04月13日訊】(新紀元週刊269期,記者文龍報導)朝鮮與美國最近就核問題達成初步共識後,卻突然宣佈要發射衛星。朝鮮的這一計劃引起國際社會一致譴責,並引發東北亞局勢的再度緊張。外界普遍認為,朝鮮的衛星發射計劃實際上是在試射長程導彈。

由全球58個國家、地區、和國際機構領導人出席的核安全峰會,3月26日、27日兩天在首爾舉行。原本以防範核恐怖主義活動、確保核安全等議題為主的峰會,由於朝鮮計劃在4月發射火箭,使朝鮮核問題特別是其衛星發射計劃成為本屆峰會聚焦的主題。

各國元首譴責朝鮮的「窮兵黷武」給本國人民帶來的災難,以及給國際社會帶來的不安。為此,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僅首次訪問「三八線」,站在距朝鮮前沿哨所不足100米的韓方陣地,而且以極為罕見的態度嚴厲批評了北京當局長期以來的對朝政策。

做為朝鮮長期盟友的中共,將以什麼樣的態度應對朝鮮對國際社會再次發起的挑釁,美、日、韓盟國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制止朝鮮的火箭發射計劃,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奧巴馬首臨「三八線」

韓國當地時間3月25日,奧巴馬訪問了「三八線」韓國一側的朝韓非軍事區,這是奧巴馬執政以來第一次踏入這一全球高度敏感的地帶,也是其距離朝鮮最近的一次訪問。輿論認為,奧巴馬的「三八線」之行,意在向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恩發出強烈的信息。

奧巴馬強調:朝鮮遠程火箭發射計劃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與朝美之間的協議,是「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挑釁行為」。朝鮮發射火箭會讓它在國際社會更加孤立,也會破壞美國恢復向其提供糧食援助的政策,並將招致更加嚴厲的經濟制裁。

親臨「三八線」的奧巴馬說,站在這裡好像回到了五十多年前。他指的顯然是1950年的「朝鮮戰爭」,「三八線」就在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形成,該區域平均寬約四公里,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目前韓、朝雙方在該區域兩側仍有重兵守衛,戒備森嚴。



「三八線」為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形成,該區域平均寬約四公里,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目前韓、朝雙方在該區域兩側仍有重兵守衛,戒備森嚴。(AFP/Getty Images)



輿論認為,朝鮮的「衛星」發射計劃讓美國受到了侮辱,原因是朝鮮此前剛剛同美國達成初步協議,同意終止提煉濃縮鈾活動,暫停核武和長程導彈試驗,以換取美國糧食援助。可以說,朝鮮的衛星發射計劃,「促成」了奧巴馬此次「三八線」之行。

奧巴馬罕見批評北京

出乎各界意料的是,奧巴馬這次以少有的口氣直接施壓和批評中共當局「對朝鮮的政策缺少實效」。奧巴馬明確指出,在過去幾十年間,北京對朝鮮的政策「根本不管用」,這種政策沒有使朝鮮的行為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奧巴馬說:「我曾經反覆對中國說:獎勵不良行為、對蓄意挑釁視而不見、試圖掩蓋挑釁性言論以及違反國際法的極端挑釁性行為,很明顯無濟於事」。奧巴馬指中共沒能說服其盟友朝鮮開放核設施供外界檢查,他還批評中共沒能阻止朝鮮多年來的「惡行」與「挑釁」。

奧巴馬敦促中共當局,運用其影響力阻止與西方陷入核僵局的朝鮮繼續「幹壞事」,他也暗示如果朝鮮4月仍然堅持發射火箭,將強化對朝鮮的制裁行動。

國際輿論認為,奧巴馬對中共發出上述強硬直率的批評「極為罕見」,這意味著在朝核問題上,美國打破了與北京當局長期以來的啞語式默契,並揭開了其中的祕密——「朝鮮核威脅的背後是中共」。

疑與中共內訌有關

外界揣測美國之所以發生上述變化,這或許與王立軍事件引發的中共內訌有著直接關係,是王立軍洩密的資料在為奧巴馬「撐腰」。奧巴馬與胡錦濤會面的開場白:「家裡最近怎麼樣?」引起中國民眾火熱議論,覺得大有深意。



3月26日,第二屆核安全峰會在韓國首爾舉行,正在首爾出席核安全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右)在下榻飯店會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左)。(AFP/Getty Images)



王立軍2月6日投奔美國領館後不久,美國官員放料說,王立軍向美國方面提供了中共高層腐敗的材料,其中包括有關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材料,涉及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以及薄熙來、周永康二人密謀整垮習近平,不讓他順利接班的企圖。

外界相信,這些資料不過是王立軍投交給美國的部分機密,更多的機密材料尚待美國進一步公佈。輿論因此調侃中共當局在王立軍事件引發的全面內訌中,讓掌握機密的奧巴馬有了更有份量的發言權,並且扮演了中共第十個常委的角色。

美國中斷糧援 監視朝鮮導彈動向

奧巴馬上述講話不久,美國政府於3月28日表示,將中斷不久前在朝美第三輪高級別會談上達成的援助朝鮮糧食的計劃。國防部代理助理部長皮特.羅沃伊當天出席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表示,朝鮮的火箭發射計劃顯示朝無意履行承諾。因此,美方只能擱置對朝糧食援助。

據悉,美國政府高官正式提及中斷對朝鮮糧援一事,這是第一次。羅沃伊說,朝美第三輪高級別對話的協議內容包括禁止朝鮮發射導彈。美方明確表示,由於衛星發射也使用導彈技術,因此美國將朝鮮發射「光明星3號」號視為導彈發射。

與此同時,美軍向夏威夷珍珠灣地區派遣了最尖端的移動式雷達SBX(Sea Based X-Band Rader)-1。據報導,這種尖端雷達長118米,寬73米,高83米,可承載86人。它可漂浮於海面,最遠可尋找或追蹤2000公里遠的目標。也就是說,即使沒有靠近韓半島近海,也能在太平洋海域監視朝鮮導彈的動向。

日韓威脅擊落朝鮮火箭

面對國際社會一致譴責,朝鮮仍然堅持其火箭發射計劃不變。據日本《東京新聞》3月29日報導,朝鮮已開始對火箭加注燃料,大約在4月12日至13日之間將其發射升空。

對於朝鮮的這一做法,日本和韓國也相繼決定,一旦朝鮮火箭進入本國領空,將予以擊落。3月30日上午,日本防衛大臣田中直紀召集防衛省及自衛隊官員召開「防衛會議」,決定對自衛隊發出以導彈攔截朝鮮飛彈的「破壞措施命令」。隨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及相關內閣成員召開安全保障會議(國安會議)批准防衛大臣的計劃。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伊元直當天表示,如果朝鮮的火箭偏離正常的飛行軌道進入韓國領空,他們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將其擊落。他說,朝鮮的衛星發射計劃是不負責任與挑釁性的舉動,對朝鮮半島的和平構成威脅。



3月20日南韓民眾不滿朝鮮計劃在4月發射火箭,在街頭舉行抗議活動。(AFP/Getty Images)



據報導,韓國軍方計劃在西海部署兩艘宙斯盾驅逐艦「世宗大王「艦和「栗谷李珥」艦,對朝鮮火箭發射實施跟蹤監控。至於攔截時機,韓國初步選擇第一枚火箭推進器墜落的時間。有必要時,韓國將以射程170公里的SM-2導彈進行攔截。

朝鮮突「變臉」意欲何為

外界認為,朝鮮此次突然宣佈衛星發射計劃的時機相當詭異。就在日本媒體報導朝鮮開始為火箭加注燃料當天(3月29日),韓國的國會議員選舉競選活動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韓國專家分析,朝鮮不惜破壞正欲改善的與美國的外交關係,再次挑起國際紛爭,可能存在著如下幾種原因,一方面企圖在韓國國會議員選舉過程中,影響最終的投票結果,有助於親朝派上位。

主管亞太安全事務的美國國防部代理助理部長羅沃依,日前出席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聽證會時表示,對朝鮮來說,韓國將於4月和12月分別實施的國會議員選舉和總統選舉,或將成為擾亂韓國社會秩序,並可發揮政治影響力的契機。

另一方面,金正日死後的朝鮮高層並非「鐵板一塊」。從朝鮮突然撕毀與美國初步達成的協議來看,繼承世襲之位的金正恩與各部門之間的配合極有可能尚存疑問。朝鮮以實現金正日的「遺訓」為藉口,實則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金正恩的威信。

金正恩上台執政後,由於他年紀輕、資歷淺、經驗有限。在眾多朝鮮高層領導人中,金正恩的執政能力顯然難以服眾。為此,他需要一場真正的危機來鍛練和表現自己。如果金正恩能夠頂住國際壓力,成功發射衛星,將為他日後的鐵腕統治增加資本,這也是他當前迫切需要的。

還有一種可能是,朝鮮突然宣佈衛星發射計劃,目的是轉移首爾核安峰會的視線。這次核峰會旨在使恐怖分子更難獲得製造核武器所需要的材料,峰會開幕前,主辦國韓國正考慮是否將朝核問題提到該峰會的議程,並發表朝核問題相關決議。對此,朝鮮威脅稱,核峰會上任何針對朝鮮核武的決議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再有一種猜測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一直以來對朝核問題的處理態度過於軟弱,特別是奧巴馬目前正面臨下一屆總統大選,他更不想看到朝鮮在這個時期「惹事生非」。朝鮮想抓拄奧巴馬的這個軟肋,向美國獲取最大程度的訛詐效果。

美朝關係再降溫

目前來看,讓執意要發射火箭的朝鮮政府改變計劃,似乎很難。它的這一行動無疑會招致更嚴厲的譴責甚至制裁。在首爾核安峰會上,多個國家的元首對朝鮮的衛星發射計劃提出批評。如果朝鮮一意孤行,有可能招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譴責朝鮮的聲明,甚至制裁決議。

其次,朝鮮的衛星發射計劃將會導致美朝關係再度降溫。眾所周知,朝鮮一直以來想擺脫對中共的過度依賴另尋生路,因此,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一直是朝鮮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雙方2月29日第三輪談判剛剛簽署了一項新的協議,該協議主要內容包括朝鮮暫停核試驗、遠程導彈試射和寧邊的鈾濃縮活動,換取美國對朝鮮的糧食援助。

言猶在耳,朝鮮卻突然撕毀協議,將剛要回暖的美朝關係再度打入「冷宮」。美國因此高調宣佈,將全面中斷在朝鮮境內進行的美軍遺骸挖掘工作,停止對朝糧食援助,並正在尋求對朝鮮新的制裁措施。

此外,朝鮮衛星發射計劃可能會加劇東北亞地區的軍備競賽。朝鮮衛星計劃出籠後,日本軍方決定對朝鮮的衛星發射實施攔截。韓國也趁機宣佈改變2001年韓美導彈協議中規定的韓國「不能擁有射程超過300公里、重量超過500公斤的彈道導彈」的限制,並打算延長導彈射程。

中共支持朝鮮

眾所周知,朝鮮之所以敢一次次對國際社會發起挑釁,是因為背後有其堅定的盟友中共在操控和支持。近十幾年來,朝鮮從核子試爆到飛彈試射,2010年炸沉韓國天安艦,炮擊延坪島。儘管其對國際社會的挑釁不斷升級,但是在中共當局強力干預下,朝鮮躲過了多次聯合國制裁。

對於朝鮮這次火箭發射計劃,儘管中共表面不贊成朝鮮的做法,但是專家認為朝鮮的行動仍然離不開中共的背後操縱。中央社引述日本防衛研究所(NIDS)國防顧問阿久津博康3月30日表示,就算全球多國呼籲朝鮮停止火箭發射,加上取消他們亟需的糧食援助,朝鮮依舊不會中止火箭發射計劃。因為「他們相信中共最終會支持他們發射衛星」。

朝鮮火箭發射計劃招致國際社會的新一輪譴責,對此,中共再度表態,要求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袒護朝鮮。一直以來,在國際社會譴責或制裁朝鮮等獨裁政權時,「冷靜克制」是中共慣用的外交辭令。

有分析認為,朝鮮的這次「衛星發射」計劃,是幫助中共轉移重慶事件的視線。王立軍出逃美國領館事件後,中共各派內鬥加劇,隨時面臨軍事政變甚至中共獨裁政權解體的可能。朝鮮此時的「變臉」是在幫助中共轉嫁空前的執政危機,換取的條件是中共近日向朝鮮無償提供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糧食援助。

據韓國媒體日前引述政府一位高層人士的話說,中共2月下旬開始對朝鮮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無償援助。」這次援助除了至少20萬噸大米和玉米外,朝鮮還伸手要了肥料和建材等物資。援助規模價值達6億元人民幣。◇

本文轉自269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71/10639.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