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李克強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大紀元4月2日訊】 中國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星期天在博鰲會見台灣當選副總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吳敦義。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很可能成為下任總理的李克強,也開始漸漸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過,有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和利益集團關係盤根錯節,不可能指望李克強和習近平當政後,能有甚麼重大的政治變革。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中共十八大後極可能成為中國二號人物的李克強,同即將成為台灣副總統的前行政院長吳敦義的會晤,是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之間的第一次高層會晤。但據台灣中央社說,這次李克強和吳敦義之間的會晤,沒有提供多少能瞭解李克強對世界或對台灣看法的線索。

報導稱,與太子黨不同,現年56歲的李克強出身於一般幹部家庭,曾在安徽下鄉四年,後於1977年考取北大法律系。畢業後,李克強從師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和厲以寧,分別獲得在職北大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李克強被認為是團派,從1982年大學畢業後留校任北大團委書記,到1998年從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位置,空降河南省委副書記,歷時16年都在共青團系統工作。

報導稱,李克強行事低調,鮮少張揚。從1998年開始到農業大省河南任職,到2002年從河南省委書記的職位,轉戰到工業大省遼寧任省委書記,歷時約10年,工作作風一直很低調,當地媒體很少大張旗鼓地報導他在公眾視線中出頭露面。據接近李克強的人士說,李克強相當西化,花大量時間研究西方文學和英語。

與公眾人物、家喻戶曉的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不一樣,有關李克強夫人程虹的信息,很少見諸報端。只知道她是洛陽外院七七級英文系學生,後獲得社科院文學院博士學位,目前任首都經貿大學英語系教授。

據中央社報導,李克強刻意的低調使得公眾無法知道他的個性和特點,以及過去的政績等等。這也招致了黨內一些人士的批評,說李克強可能不適合做下一任總理。不過,報導說,過去一年來,李克強更加活躍地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李克強的校友、當年北大哲學系研究生胡平說,與“被貶”到西南重慶任地方官,用左的一套折騰,以達到重返中央、進入政治局常委會目的的薄熙來不同,李克強以韜光養晦、行為謹慎而一直被中央決策人看好、重用,仕途因此一帆風順。

但胡平表示,中國的政治體制現實,不允許現任領導人在前任領導人仍能“垂簾聽政”時,大刀闊斧地施展他們的才幹和抱負,而且也會遭到在中國各部門各行業掌權的龐大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從這個情況看起來,未來李克強、習近平他們上台之後,如果沒有大的社會運動,或者沒有嚴重的社會危機,或者沒有激烈的黨內權力鬥爭,他們即便有這個願望,要啟動政治改革,也是相當困難。

(責任編輯:林詩遠)